抓“六保”促“六稳”|从生产棉袜到生产机器人 企业转型升级开拓新路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年出口销售量达4000 万双的棉袜生产企业,受疫情影响,销量下跌。企业努力破解困局,从生产棉袜,跨界转型升级投资机器人生产线。企业所在的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雇员联系企业活动,联系100 多家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9 月7 日上午,在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徽倍发来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棉袜生产线上忙碌着。这里生产的棉袜产品全部出口到俄罗斯、波兰等国家。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倍发来服饰的销售量骤减。面对困难,企业努力破局。在棉袜车间隔壁的厂房里,记者看到了一番不一样的景象——小隔间里整齐排列的机器人正挥动着机器臂。总经理王安丽告诉记者,这些具备搬运、焊接等功能的机器人正在进行调试。原来,今年3 月,已筹备多时的,由倍发来集团投资的安徽欢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机器人生产线正式开始生产。从生产棉袜到生产机器人,企业的转型升级之路迈出了很大的一步。“我们当时想升级棉袜生产线,到处寻找机器人,后来发现我们也可以自己投资生产机器人。”王安丽介绍,公司与高校展开了密切合作,从3 月投产至今,机器人产品销售额已超过了2000万元。

政府的支持,也为企业复工复产增强了信心。为助力企业度过“疫后”发展瓶颈,提振发展信心,宣城经开区开展雇员联系企业活动,安排工作人员联系企业,重点对102 家规上和30 家拟升规企业开展大走访和困难摸排。记者昨天从宣城经开区管委会了解到,在雇员联系企业活动中,截至目前共收集解决问题109个。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曹庆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