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今天是元宵节,但商合杭高铁(南段)建设工地上依然热火朝天。为了完成商合杭高铁(南段)如期通车的目标,芜湖工务段的建设者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夜以继日地加紧施工。
抗“疫”施工两不误
在芜湖工务段,有这样一支由党员、团干部及青年团员共26人组成的青年突击队,他们大多为2019年刚刚参加工作的“95后”。作初入社会的他们,有的还未褪下学生时代的“稚嫩”,却在疫情当前,不畏险阻,主动请缨,积极投身到商合杭高铁精调的一线岗位中去。
芜湖工务段商合杭介入组兼职党支部书记周宗坤告诉记者,他们负责湖州站至弋江站的铁路施工。根据工期安排,目前正进行铁路的精调,为3月份开始的联调联试做准备。因时间紧、任务重,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即便在春节期间,仍需派人轮值“阵地”。
青年突击队员们放弃春节休假,有的仅仅在家吃顿年夜饭,就赶到工地,至今也未曾休息过。 “正月初三就开工了,由于受疫情影响,人手相比同期少了一半以上,建设压力非常大。”周宗坤说,但他们仍克服重重困难,目前商合杭介入组74名成员已全部到岗。
“为了确保安全,我们每天都要给员工测量两次体温,并对所有工作场所进行两次消毒。”周宗坤说,芜湖工务段青年突击队员自发成立青年防疫小分队,每日清晨出发,为现场的精调组作业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对办公室、电梯间等人员密集处定时消毒、清理。夜深收工时,他们又戴上口罩、背起消毒箱,给汽车、作业工具进行细致消毒。
每一根钢轨需要调整千万次
为确保商合杭高铁高质量、高品质运营,商合杭精调组人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周末和休息日。为了节省每一分钟,他们的午饭都由专人送至作业现场,匆匆吃完就投入建设当中。
据了解,由芜湖工务段管辖的商合杭南段,全长206公里线路上共有101组道岔、近280万颗螺丝。每一根钢轨,他们都严格按照步骤有条不紊的进行,总计调整千万次以上。每天,他们与捣固大机及各类精调扣件等为伴,工作服上、双手上沾满油污也丝毫不在意。
为了将精调数据达到最佳水准,将线路精调精整的误差控制在0.1毫米以内,他们每天需要弯腰数千次。白天,维修工区各组作业完成后,由检查工区人员立刻进行作业复检,再将数据上传并进行分析、对比,实时根据现场完成情况再制定新的精调作业方案,对症下药、消除“病害”;夜间还需要进行现场复核,劳作至凌晨已是家常便饭。他们的每一分汗水和努力,都只为交出最好的“答卷”。
黄纲纲 郭莹莹 史文莉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刘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