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近日,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T2航站楼建设现场,500余名建设者正冒着酷暑奋战作业,登高作业车、吊机忙碌不停,一派火热繁忙的景象。大皖新闻记者现场感受到,这座约37万平方米的“超级工程”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节生长,主体结构日益清晰。
航站楼进入精装修施工
T2航站楼航拍图
站在施工平台上环顾四周,T2航站楼宏大的“双港湾+双L”构型已具雏形,其规模是现有T1航站楼的3.4倍。走入T2航站楼内部,值机岛建设已开启并初具雏形,楼内精装修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据现场工程负责人介绍,当前航站楼混凝土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钢结构屋盖也已顺利合拢,标志着建筑主体“筋骨”已基本搭建完毕。“航站楼二次结构施工已经完成,金属屋面、幕墙工程正在收尾,现在正在进行登机桥的吊装和焊接,然后进行公共区域的精装修。”
向上看,金属屋面和幕墙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登机桥施工稳步推进。向下看,机电设备安装及管线铺设完成过半,非公共区的装修已全面铺开。今年3月进场的公共区的精装修队伍,正全力进行样板段施工和基层处理,未来航站楼内部空间的精致轮廓正一点点打磨成型。
“预计2026年3月精装修完工,2026年6月能够竣工交付。”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建设指挥部航站区工程部工作人员胡鑫辉告诉记者。
T2航站楼进入精装修阶段
综合交通中心主体结构完成
与T2航站楼紧密相连的综合交通中心(GTC)项目,同样是气势恢宏。这里是安徽目前在建公共建筑单体中,地下建筑体积最大、基坑最深的工程。记者深入现场看到,这座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的庞然大物,主体结构施工已经完成。
工人们正在巨大的穹顶之下,进行幕墙安装、金属屋面铺设及精装修施工。作为全省首个集航空、高铁、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空地轨”大型综合枢纽,该项目结构共分为地上一层,地下三层。其中,规划城际铁路线分布在地下三层,城市轨道位于地下一层、二层,综合交通中心则贯穿地上地下,为旅客提供多种交通方式的便捷换乘,同时还将配套旅客过夜用房、多功能厅等辅助功能区。GTC建成后,旅客将在此实现高效、无缝的换乘体验。
环绕航站区的道路及配套工程也在同步快速推进。连接T2航站楼的重要通道——楼前高架桥施工现场,巨大的箱梁已架设完成7联(共9联),工人们正在大面积进行高架桥上部结构的施工。地下通道工程则已基本完工,为未来机场内部的高效交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满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
T2航站楼效果图
据了解,在建筑风格上,T2航站楼力求打造既有现代气息,又有徽派特色的建筑风格。未来,旅客走进T2航站楼,既能感受到现代建筑的科技与时尚感,也能品味徽派文化韵味,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T2航站楼不仅层次丰富,更在功能上进行了精细的划分。分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建筑,南北总长约1380米。其中,南、北两侧指廊宽42米为国内候机指廊,中指廊宽54米为国际候机指廊。地下一层巧妙地连接了轨道交通换乘通道,为旅客提供了无缝换乘的体验。地上各层则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如国际到达大厅、行李分拣大厅、国际到港夹层等,使得旅客能够便捷地完成各项行程。
根据规划,T2航站楼建成投入运行后,将同时承担国内、国际旅客进出港业务,可满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5万吨、飞机起降30.5万架次的发展需求。项目建成后,助力构建合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 ,推动合肥形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格局,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通讯员 方明杨 管大龙
编辑 张大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