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你别管我,抓紧去转移群众!”7 月18 日下午,在六安市金安区东河口镇计生办安置点,脸色苍白的镇党委副书记张成武对长岭村支书陈圣炎说。陈圣炎不放心,因为张成武刚刚从大卡车上下来时摔了一跤,而且忙得连早饭和午饭都没顾得上吃。当陈圣炎转移受灾群众归来时,张成武已倒在院子里,雨点噼里啪啦地砸在他的身上。因为突发脑出血,张成武直到记者昨晚发稿时还在医院重症监护室,尚未恢复意识。
在东河口镇政府大院门口,张成武在指挥抗洪抢险。
一刻不得闲
防汛抢险马不停蹄连轴转
7 月18 日上午8 时15 分许,六安市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当日,该市金安区东河口镇遭遇史上最大强降雨,境内25 座水库超警戒水位,9 个地质灾害点出现滑坡。面对严峻汛情,张成武与其他党员干部一样冲锋在前,工作起来连轴转。
当日上午9 点左右,已经连续忙碌几个小时的张成武赶往华山村塌方救援现场,指挥防汛抢险工作。接近中午,雨越下越大,河面越来越高,他接到电话又急忙从华山村赶回镇里,根据防汛指挥部的紧急安排,立即着手转移安置街道受灾群众。
“当时雨很大,他冒着雨与大家一起在河道拉起警戒线,一户一户喊人……一直忙到下午1 点30 分左右,总算把街道被淹的几户居民转移到安置点。到这时,张副书记已经站在洪水里好几个小时了。”镇宣传委员苏杰还清楚地记得当天张成武参与救援的情景。
刚把被困居民转移到安置点,张成武又接到紧急通知,长岭村新仓组、河湾组有50 余名居民因河水倒灌到家中,被困在河对面无法转移。他二话不说,立即带着应急小分队乘坐大卡车赶到镇计生办安置点,准备开展群众转移工作。
张成武在查看塌方现场。
一口饭没吃
方便面还没买来他倒下了
“到了镇计生办,从大卡车后斗下来的时候,他全身被大雨淋湿,突然滑倒在地,连胶鞋都摔掉了。”同行的陈圣炎说,当大家一起将张成武扶起来后,发现他脸色发白,自己提议陪他休息一会,“不过,眼看门外的水位急涨,已经有一米多深了,转移群众十万火急,张副书记拒绝了我!”
“你别管我,抓紧去转移群众!”陈圣炎回忆说,当时张成武心里装的全是被困群众。看张成武态度坚决,陈圣炎走出计生办大院,继续去转移受灾群众,留下张成武一个人在大院里察看安置点的准备情况。
在让陈圣炎去转移群众前,张成武还托同行的一名城管队员帮他去买方便面。原来,他17 日晚在办公室忙到深夜才被同事催去睡觉,18 日一早就赶往塌方现场,忙得连早饭和午饭都没顾得上吃。“方便面还没买回来,他就倒下了。”东河口镇党委书记张继保说。
“我出去忙了一会就回来了,因为不放心。我一进去就发现他仰面倒在院子里的地上,手机放在胸口。当时雨很大,雨点噼里啪啦砸在他身上。”陈圣炎说,“我急忙拿伞给他挡雨,喊他也不理睬,我一下子就警觉了。看他脸色发白,浑身发硬,我立马喊人帮忙。”
随后,长岭村民兵营长高业红带着村民何卓、张勇开车赶到镇计生办,一起将张成武抬上车送往医院。
一心为工作
大家都希望他尽快醒过来
“他当副镇长也好,当副书记也好,工作认真,一丝不苟。”谈到张成武,陈圣炎万分感慨地说,“他才47 岁,儿子大学还没毕业。得知他是脑出血后,我都怄(郁闷)死了!这么年轻的干部,太可惜啊!”
“他为人比较耿直,乐于助人,非常接地气,干部群众都很喜欢他。”张继保说,特别是在工作上,张成武很有方法,质量也很高。因为东河口是金安区面积最大的一个镇,他分管党务、脱贫攻坚、基建、财政等,工作任务很重。“他家住六安城区,几乎常年在镇上,很少回家,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
据了解,张成武入院后,镇里通过医院联系了合肥和南京的专家,已于7 月19 日对他的病情进行了会诊。金安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都指示东河口镇,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他。“镇上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协助和救助,包括救助资金和邀请专家,全力保障对他的抢救。”张继保说。
六安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刘正东说,张成武是脑出血,市里、区里和医院都高度重视,正在全力抢救。
截至记者昨晚发稿时,张成武还在医院重症监护室,尚未恢复意识。他的家人、同事和受灾村民都在祈祷,希望他能尽快醒过来。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 记者窦祖军、陈瑞(图片由东河口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