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近日,铜陵市公安局长江路派出所接到市民丁女士报警求助称,有人冒充自己的老领导诈实施骗,让自己损失30000元。
经询问,丁女士是名退休老师,前段时间,她的微信突然收到一条添加好友的请求,点开一看,微信头像是自己的老领导——铜陵市某区教育局局长。对方申请时的备注信息,也是丁女士老领导的名字。
“果然是老领导!”丁女士一时有点感动,立马给对方发送一条慰问短信,但对方却未作回复。
隔了几天,“老领导”突然回复信息,关怀丁女士工作生活情况。丁女士抱着对老领导的尊敬,立马如实以报,并谢谢领导关心。但“老领导”突然话锋一转,要求丁女士“你明天早上9点,安排个时间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并强调“我有个私事要和你面谈”。
丁女士看到这话,十分意外,想着老领导怎会提出如此唐突的要求?但一想到与老领导共事十几年,有事情需要她帮忙,也是她的荣幸,就回答“好的”。
次日,丁女士如约来到老领导办公楼下,等待会面。但对方突然又告诉她:“你稍微晚一点过来,我这边今早临时来了两位上级的领导视察工作。”
丁女士没有怀疑,只是告诉“老领导”随时等他信息。之后“老领导”又立马调转话头,告诉丁女士,之前托人办事,本来备好礼金准备当面“答谢”,但对方当场拒绝了,现在希望丁女士能帮助他,给对方微信转账30000元,之后,会将款项以现金的方式还给丁女士。
想着老领导能将这样的私事交由她处理,丁女士顿感领导对自己信任有加,立马应承下来,着急忙慌地跑到银行取出30000块,存进微信钱包,并通过“老领导”发送过来的二维码进行转账汇款。
此时,微信系统却提醒“要求对方绑定中国大陆银行卡身份证”,但丁女士此时已经陷入圈套,防范意识已经沉睡,她将问题反映给“老领导”,对方立马就给了丁女士一个银行账户,要求她改用转账汇款的方式。丁女士收到“指令”后,又忙不迭地赶去工商银行柜台汇款,直到转账完成,她都未曾察觉异样。
直到事情办完,她亲自拨通“老领导”电话,才发现老领导根本没有和她联系过,自己刚刚正遭遇了一场电信诈骗,当下丁女士感到晴天一道霹雳,她不知所措,在老领导提醒下,选择报警求助。目前,该案件已移交给刑警队做进一步调查处理。
民警梳理辖区警情,发现自11月以来,冒充他人身份行骗的警情呈高发态势,辖区不断接到群众报警称有人冒充建行客服、工商局人员及教育局人员等进行诈骗,损失金额从几千到几万不等,引起民警高度重视。
民警提醒广大群众,冒充领导诈骗来袭,该类案件是典型的冒充熟人实施诈骗的电信网络骗局,请广大群众提高警惕,遇到熟人要求转账汇款的,务必直接电话联系对方再做定夺,切忌轻信网络发送过来的各类信息,谨记网络世界始终带有虚拟特性,时刻紧绷防范之弦。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王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