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作为南京大都市圈中距离南京最近的一个安徽城市,滁州与南京往来密切。尤其是在南京江北新区设立后,南京和滁州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结构性改变,南京对滁州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宁滁一体化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宁滁恒大文化旅游城效果图。
近年来,一个备受关注的现象是,在滁州不断增强自身实力的努力下,宁滁一体化的进程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滁州正逐渐以一个对等的姿态,提供差异化的发展空间,与南京乃至长三角实现“有来有往”,滁州本地居民的自豪感也在不断提升。
宁滁逐渐迈向“同城”
“本次列车即将到达下一站,南京南站……”从滁州站登上高铁刚刚坐稳几分钟,张杰(化名)还沉浸在小女儿甜糯糯的那声“爸爸再见”中没回过神来,列车已经快要到达他此行的目的地了。
在南京工作的滁州人张杰过着“双城生活”——前几年他考取了南京某市直单位的公务员,在滁州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妻子则留守滁州。大多数的周末他会回到滁州团聚,有时妻子也会带着女儿来南京。
“距离很近,现在坐高铁只要18 分钟。”这甚至让张杰感觉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大城市里,只不过他和妻女分别住在城东和城西。“我觉得可能比京沪上班族的通勤时间还短好多。”
南京江北新区设立后,南京对滁州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在空间布局上,滁州的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获批,形成对接江北新区主要平台;在交通建设上,密织了包括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水河航运等多层次立体式宁滁交通网;在产业协作上,以滁州来安汊河经济开发区为例,在此投资的企业,有一大半来自江苏,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每年南京都有数十乃至上百个亿元以上项目落户滁州;在市场对接上,南京有超过十分之一的农副产品由滁州地区供应,南京游客也占滁州旅游客源的半壁江山;在公共服务上,宁滁两地跨省公交实现无缝换乘,城际铁路已于2018 年底开建,医疗卫生和教育上力求服务均等……
等高对接“有来有往”
事实上,滁宁两地的融合发展不仅体现在山水相连、路网相接、产业对接、优势互补上,更体现在规划衔接、协同发展、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共建、制度机制深入接轨、思想理念无缝对接等全方位、宽领域上。
滁州市域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2019 年滁州的GDP为2909.1 亿元,距离进入三千亿元俱乐部仅仅一步之遥,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总量均进入全省第三,并且滁州的人均GDP也排在全省第四。虽然距离省会合肥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坊间观察家们认为,这个数字已经妥妥具备了坐上“安徽第三”的实力。而让人意外且惊喜的一个数字是滁州的经济增速——高于全省1.1 个百分点——基础不错,而且还以很快的增速发展着,前途自然不可限量。
一位长期关注滁州发展的资深媒体人士发出这样的感触:“前几年,滁州对接南京,更像是小弟弟抱哥哥大腿的感觉。”而随着滁州的发展,这种感觉在逐渐弱化,滁州正在以一个平等的姿态,寻找与南京以及长三角的合作机遇。安徽需要东向、融入长三角;滁州需要南京,南京也离不开滁州。
例如,中新苏州工业园首个跨省合作的园区——苏滁现代产业园,就是苏皖共建、融合发展的典范。再比如,一位地产界人士告诉记者,来安汊河的一个房产项目,购房者有八成以上都是南京人,越来越多的南京人看好滁州的发展空间,愿意在此投资置业甚至居住——毕竟距离真的很近,而且价格非常友好。
世界级文旅康养项目“根植”滁州
对接南京,滁州还有另外一张名片与底牌——山水慢城,康养福地。滁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其位于江淮丘陵地带,地表覆盖着大片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滁州境内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拥有1000 多所大中小型水库。滁州市的全椒东临南京、西接合肥,素有“江淮背腹”“吴楚冲衢”之称。京沪高铁、沪汉蓉高铁、合宁高速、马滁扬高速穿境而过,距南京禄口机场、合肥新桥机场均在1小时车程,千吨船舶通江达海。
良好的自然禀赋,以及便捷的交通,也让滁州成为辐射南京的旅游休闲度假康养之地。目前滁州在建的最大项目——宁滁文化旅游康养城,则一举将滁州“升级”成为长三角重要的文旅康养目的地。
记者了解到,这一项目是由世界500 强企业恒大集团倾力巨制的顶级文旅康养胜地,包含了超大体量的水世界、旅游世界、美食天地、儿童世界、温泉城、主题文博园、养生谷以及丰富的教育、商业等配套,一举填补了滁州文旅康养领域的短板。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相信也会成为加速长三角一体化的新引擎。
“没想到我们滁州也有这么大体量这么强辐射力的项目,太牛了!”滁州本地论坛上的一句最平实不过的评论,也道出了众多滁州人的心声——作为融长重镇的一员,他们的自豪感正在不断提升。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陈丽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