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安徽能工巧匠在全国技能大赛上“披金戴银”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12 月13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广州落下帷幕,本届大赛设86 个比赛项目,共有2500 多名选手、2300 多名裁判人员参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大赛开幕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大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赛选手和广大技能人才致以诚挚的问候。习近平指出,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

在本届大赛上,安徽代表队夺得园艺、油漆与装饰2项金牌,汽车喷漆银牌,珠宝加工(国赛)铜牌,工业4.0、飞机维修等44个优胜奖,19个项目入围国家集训队。

人物1 大学生三天搭建“静谧乐园”

在刚刚落幕的大赛中,来自黄山学院的两名大四学生于飞龙、郝少宇搭建出一个“静谧乐园”,摘得了园艺项目的金牌,他们也将直接晋级国家集训队,有望代表中国在世界舞台比拼。

三天搬了两吨物料

于飞龙和郝少宇的身份是园林专业的大四学生。在比赛中,他们在三天时间里,把图纸上的草图,还原并创作成一个占地面积49 平方米的缩小版的公园,并与24支队伍一决高下。

摆放在他们面前的是重达两吨的砖头、水泥、木块以及植物,在16 个小时的搭建过程中,不仅需要他们把这些物料搬运到场景里,而且实物与图纸误差不能超过2毫米,这对两个人都是不小的考验。

两人迅速找到图纸对应的位置,开工干活。“按照比赛规则,我们第一天主要砌墙、砌花池,第二天做木制平台和背景墙,第三天就把时间花在路径的铺设上。”于飞龙告诉记者。

巧思构想得到金牌

郝少宇告诉记者,比赛的难点一方面是误差小、时间紧,同时很多物料也需要他们再次加工。“比如我们拿到的花坛就不是一个直角,还需要切出和图纸对应的角度,出错了就挺麻烦的,非常考验我们的动手能力。”基础搭建的部分大家都会根据图纸来,不过在软装层面两个人则花费了更多的心思。

郝少宇介绍,公园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但是如何闹中取静,在开放的环境里打造出一个独立的空间,方便游客安静思考,是他们想在作品中呈现的。“于是我们用植物把花园给围了起来,打造出一个静谧乐园。”而这一设计安排也得到了评委们的认可,给出了第一名的高分,让两位20岁左右的小伙子们格外兴奋。

得奖后接到“任务”

拿到金牌的消息传出,郝少宇的爸妈也打来了电话,让他下次回寿县老家的时候,一定要把家里的院子好好设计拾掇一下。

记者了解到,两个小伙子从小就是花草迷。“我从小在阜阳老家就会养各种植物,到了学校也会养一些多肉、绿萝。”于飞龙告诉记者,自己很喜欢园林专业,未来就希望走这个方向,能够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登上更高的舞台,参与园博会等项目的设计和施工。

有着相同愿望的郝少宇也告诉记者,他也希望能够在园林领域有所发展。“现在人们的环保理念都很强,从小区园林到道路景观再到公园,出门都是园林。”接下来,他们还将等待安排进入国家队集训,备战第46 届世界技能大赛,也将有望站在世界舞台代表中国继续展现风采。

人物2 “喷漆”喷出一枚银质奖章

从阜阳技师学院毕业之后,20 岁的程裕林在此次大赛汽车喷漆项目中斩获了一枚银牌,如今他不仅在自己母校里担当外聘老师,把熟练掌握的技艺传授给学弟学妹们,同时自己也在做修车喷漆工作。他认为只要下功夫,就能在维修行业里找到很广阔的应用空间。

一口气干五小时

程裕林告诉记者,在此次技能大赛中,自己参与的汽车喷漆项目分为四个模块,分为色觉测试、双色喷涂抛光、车辆遮蔽、门板修补等,其中双色喷涂抛光最考验参赛选手们的技能和心理素质。“仅这个模块就持续了五个小时,基本上我们选手一分钟也不能停。”

程裕林介绍,所谓双色喷涂就是车门上部和车把手一个颜色,车门下部要喷另外一个颜色,因此颜色喷涂过程中的界限是否清晰就很重要了,有毛刺或者不平整都是要被扣分的。此外,在比赛的抛光环节,对汽车漆面的亮度要高出行业标准,才能在大赛中夺得名次,这都对选手们构成了很大的挑战,比赛的竞争也非常激烈。

从小就很喜欢车

喷漆过程中有很多技巧性的环节,其中“闪干时间”就是程裕林遇到的第一个难题。“阜阳前两天已经零度左右了,但是广州的比赛现场很暖和,参赛的喷漆房里有20 度。”第一遍漆喷过之后,等待喷第二遍漆的过程就是“闪干时间”,这与温度有关。能够掌握喷漆间歇的等待时间,就很考验选手们的应变能力,也影响最后作品出来的效果。

程裕林说,自己在这方面训练得比较多,所以应对方面心态还比较平稳,最终摘得了银牌,自己也感到十分满意。程裕林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很喜欢车,所以选择了汽车维修相关方向,而且现在汽车制造也是非常热门的行业,就喷漆来说,大规模的汽车制造行业在用机器人进行处理,但是维修行业的喷漆领域还全部是人工在操作,有非常广阔的就业空间。“我也希望我的技术能够不断进步,继续服务实际应用。”

人物3  为金银首饰制作“母版”

把一张图纸变成一个实物听起来就不容易,更不要说变成做工精巧的艺术品。34 岁的吕平平是合肥包河区一家首饰店的技术指导,在今年的大赛中,他获得了珠宝加工(国赛)项目的铜牌,将一张脸谱图纸变成了一枚镶嵌宝石的银质胸针。

把脸谱图案变成胸针

在珠宝加工行业,吕平平是一位科班出身的年轻技术人员。从中国地质大学珠宝设计专业毕业之后,在设计、公益、生产管理等多个就业方向中,他选择了最感兴趣的加工制作。在珠宝加工制作领域,最常见的一个名词叫做“起版”,吕平平说,他要做的就是把设计师设计好的图纸变成母版实物,然后供企业进行量产。“所以企业对母版的要求很高,在复制结构上要设计合理,造型上则要漂亮美观。”

在这次大赛中,吕平平的比赛项目就是把一个名为“百毒不侵”的脸谱图案变成一枚胸针。“拿到图纸的时候,心里就有数了。”交给吕平平的是一个银板和一些配件,18个小时的比赛过程中,他综合运用锉、锯、焊接、宝石镶嵌等工艺,把这些材料变成一个实物,并最终摘得了铜牌。

技术活需要年轻人

吕平平事后也仔细观察了自己的成品和别的得奖作品的区别,主要还是在细节以及精致化的处理上。“在时间的打磨上可能没有那么充足。”不过即便如此,他也取得了佳绩。吕平平始终认为其实自己所做的工作是个技术活儿,与前端的设计环节比,更像是一个幕后的工作。

“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像老一辈的人那么热衷去学习技术活,但这次大赛就是鼓励年轻人投入,通过比赛让大家的工作得到认可。”吕平平告诉记者,目前国家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其实就是复兴我们真正的基础工作,让高科技得到提升。”吕平平说,虽然自己的工作更偏向艺术类的,但是还有很多项目与行业命脉相关,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参与。“比如我们珠宝加工专业也很好就业,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不多,每年输出的人才很快就被预订了。”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 记者陈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