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从红船中走来,走过百年峥嵘岁月,理想从未因时间流逝而变老;回顾党的百年风雨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主办,安徽省图书馆承办的“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馆藏珍贵红色文献展”将于2021年6月12日在安徽省图书馆西一楼大厅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的红色文献主要为1921年至1949年间发行的文献。展览分为图书、报纸和数字资源三大区域,内容包括“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馆藏珍贵红色文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书目专架”、“安徽省图书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题文献、红色图书专架”、“安徽红色记忆”视频资源展播。其中,馆藏珍贵红色文献展共展出书刊68种,报纸12种和连环画32本。
部分珍贵文献介绍——
《安徽俗话报》 1904 年
出版发行:(芜湖)安徽俗话报社,清光绪三十年(1904)
文献简介:《安徽俗话报》是1904年3月31日由陈独秀发起,半月刊,社址在芜湖科学图书社内。因多种原因,刊发时有间歇,共出版22期(一说23期),1905年9月因官府压迫、主办人工作重点转移等原因停刊。该报以引导群众通达学问、明白时事为目的,包括论说、新闻、历史等13个栏目,语言通俗、文献丰富,是辛亥革命前安徽地区出版的第一家革命刊物,也是当时国内有重要影响的白话报刊之一。陈独秀先后发文50篇左右,其中署名“三爱”的有48篇。
展品来源:安徽省图书馆
《新青年》1915 年
出版发行:(上海)群益书社,民国五年(1916)
文献简介:《新青年》是20世纪中国一份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一份杂志。16开,每月1号,每6号为一卷。1915年9月15日《新青年》月刊创刊于上海,陈独秀创办并主编,由上海群益书社印行。创刊时初名《青年杂志》。1916年9月,自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2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1923年6月重新出版《新青年》季刊,是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迁广州出版,由瞿秋白主编,卷期号另起。1926年7月(第五号)最终停办。月刊、季刊、不定期刊总计出版了63期。
展品来源:安徽省图书馆
《向导》1926 年
出版发行:广州,1926年出版
文献简介:《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个公开发行的中央机关报,1922年9月13日创刊于上海。以宣传中共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评论国内外时政为主要内容,着重时政评论。中共早期领导人是其主要撰稿人,其中尤以陈独秀和蔡和森为代表。1929年7月停刊。
展品来源:安徽省图书馆读者、合肥晚报副总编辑罗杰提供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927 年
著 者:毛泽东
出版发行:中共华中五地委宣传部,(盐城)韬奋书店盐阜分店,民国三十六年(1947)12月
文献简介:本书是1927年3月毛泽东为了回答当时党内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而写。全文用大量的事例就八个问题进行了阐述:农民问题的严重性,组织起来,打倒土豪劣绅,一切权力归农会,“糟得很”和“好得很”,所谓“过分”的问题,所谓“痞子运动”,革命先锋,十四件大事等等。
展品来源:安徽省图书馆
《溶岩》1934年
出版发行:安大溶岩社,民国二十三年(1934)
文献简介:《溶岩》是省立安徽大学时期,由进步学生团体——溶岩社创办的刊物。(1928年,省立安徽大学在当时的省会安庆创办,抗战期间,学校被迫停办,1946年复校,为国立安徽大学。几经调整,学校于1956年迁建合肥。)
展品来源:安庆市图书馆
这些珍贵的红色文献,串联起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勾勒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此次展览充分发挥了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和党史学习教育主阵地作用,也是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的一大献礼。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陈牧
编辑 张大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