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作为昔日的坦克兵,贾振国退伍返乡30年后,用自己在部队里形成的军人勇气和吃苦精神,带领自己的家人及朋友走出了一条特种水产养殖的新路子,采访中,这位昔日“蟹王”,对下个月的一次全国性的水产养殖大赛充满了期待,那就是能再为我省获得荣誉。
返乡 重走一条养殖路
10月21日上午,记者驱车来到五河沱湖附近的一处低洼地改造现场,看到了在一处偌大的螃蟹养殖塘内,贾振国正在自制的小船上收地笼,一只只体型肥大,充满活力的螃蟹张牙舞爪地映入记者眼帘。
贾振国向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1991年退伍返回五河农村老家后,凭借这入伍前的记忆,他选择了重回老本行,开始了自己的漫漫螃蟹养殖路,如今已近三十年。从自己一个人独自租赁别人的水面,到如今拥有自己四个精养塘,如今的他已是蚌埠螃蟹养殖大户,螃蟹事业做的风生水起,管理着“蚌埠鑫沱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企业,同时自己也是沱湖螃蟹协会会员和五河螃蟹协会副会长。
经验 摸索更重品质
从事螃蟹养殖行业三十年,贾振国表示,自己也走了不少弯路,才摸索出了自己的一条养殖路,三十年只做一件事情。他始终坚持螃蟹品质,养殖的螃蟹与众不同,他的螃蟹养殖基地引入了沱湖的水系,沱湖的杂草以及投放本地无菌的螺蛳,从原产地挑选蟹种开始就严格把控,每天仔细观察塘口的水色,水草的密度以及螃蟹的进食量,时刻观察水草的长势不同,同时在夏季要做好控制水草的总量的工作,简而言之就是保持水体的生态环境才能保证养殖出优质的河蟹,
欣喜 曾经拿过“蟹王”
采访中,贾振国向记者透露自己曾经的一个喜讯,在2016年,他曾代表五河螃蟹协会参加“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获得了“蟹王”奖,那也是安徽省首个全国性的重要奖项,将安徽螃蟹推向了大众视野。在2016年同时获得“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的“金蟹奖”和“最佳口感奖”。
贾振国表示,获得全国“蟹王”奖后,这几年他就一直在做河蟹的品质提升,今年11月他将再次携带自己的“蟹宝贝”参加“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争取在大赛中为安徽螃蟹再夺全国奖牌。
感悟:军营锻炼品质
对于今天的收获,贾振国告诉记者,退伍之后选择从事河蟹养殖,是受到自己渔民家族的遗传,因地制宜,将家乡特产延续下去。他表示,养殖螃蟹对于气候要求非常严格,遇到极端恶劣天气,他经常24小时在塘口观察气候变化,密切关注,随时应对。他告诉记者,这些都离不开他曾经军旅生涯的影响,当兵锻炼了他坚忍不拔的韧性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让他三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在河蟹养殖的道路上,将自己的军人本色也融入进水产养殖的事业里。“现在就是一个想法,在下个月的全国河蟹大赛里,自己能再度获奖,把五河乃至安徽的螃蟹高品质继续展示出来。”
林莉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李勇
编辑 许大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