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具备原址修复条件 被冲毁的旌德明代乐成桥或将进行遗址保护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2020年7月6日,位于宣城市旌德县三溪镇的明代古桥乐成桥被洪水冲毁。第二天,位于黄山市的明代古桥镇海桥也被洪水冲毁。2021年12月26日,完成修缮的镇海桥正式恢复通行。让人们又想起了乐成桥的命运。旌德县三溪镇政府近日答复称,经专家反复论证,乐成桥已不具备原址修复条件,建议进行遗址保护。

乐成桥残存的桥体被采取了保护措施(拍摄于2021年7月)

明代古桥一年前被冲毁

2020年7月6日,位于旌德县三溪镇境内的明代古桥乐成桥被洪水冲毁,原本11孔的古桥,最终只留下了两孔桥体。据记载,乐成桥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近500年,清初曾被洪水冲毁,清康熙年间重建。2020年被冲毁前,乐成桥是皖南地区留存的第二大石拱桥,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旌德,几百年来乐成桥一直是两岸居民便捷的交通通道,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古桥被冲毁的瞬间,两岸居民们拍下那一幕时,发出了痛心的惊呼。

今年7月6日,在乐成桥被冲毁一年后,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曾实地走访,仅存的桥体被垒起的沙袋保护,被冲走的石构件打捞起来后集中存放。现场并未开始修建工程,为了方便居民通行,在不远处修了一座便桥。

记者当时从旌德县相关部门了解到,乐成桥是原址原样重建或者进行遗址保护还未确定。旌德县发改委一位副主任曾告诉记者,根据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由于现在河道环境相比乐成桥当年建设时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按照原来的高度、宽度原样重建,乐成桥今后可能还会遭到洪水的破坏。

专家建议遗址保护

被冲毁的乐成桥牵动了很多人的心。12月28日,有市民在宣城市人民政府网站上询问乐成桥是原样修缮还是建新桥,这位市民在来信中提到了同样遭遇洪水冲毁的黄山市镇海桥。

在乐成桥被冲毁的第二天,也就是2020年7月7日,位于黄山市的镇海桥也被洪水冲毁。据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报道,镇海桥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始建于明代,2020年7月7日被山洪冲毁,当年11月启动重新修缮工程,项目中标价4467万元,该项目获得国家文物保护专项镇海桥修缮资金3623万元。2021年12月26日,镇海桥正式恢复通行,黄山市民和游客纷纷走上镇海桥感受其重获新生。

镇海桥已经恢复通行,那么乐成桥未来命运如何?针对市民的咨询,2021年12月29日,旌德县三溪镇政府在宣城市人民政府网站进行了回复。回复中表示,乐成桥被特大洪水冲毁后,旌德县委县政府对此事也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安排三溪镇对桥梁石构建进行打捞,并多次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对乐城桥的修复进行研究论证。“经专家反复论证,乐成桥已不具备原址修复条件,建议进行遗址保护。”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古桥修缮投资较大,乐成桥若原址修缮可能需要4、5000万元,但若在乐成桥附近修建一座方便居民出行的现代化桥梁,投资可能只有一千多万。镇海桥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修缮工程的资金大部分来自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乐成桥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于财力并不雄厚的旌德县来说,若没有上级资金助力,投入四五千万元原址修缮乐成桥,资金压力较大。此外,位于黄山城区的镇海桥相比位于旌德县三溪镇的乐成桥来说,其交通作用更重要。

未来,乐成桥或将以残存的面貌保护下来,人们将只能在记忆里找寻它曾经完整的面貌。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12月31日从旌德县三溪镇政府了解到,被打捞起来的石构件还依然集中保存在当地,他们将用于何处还没有答案。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曹庆

编辑 陶娜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