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

野猪拟从“三有”名录中删除 安师大专家:并不意味可随意猎捕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日发布通知,其中发布了《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引起社会关注的是,2000年发布的“三有”动物名录中曾包括在内的野猪,在新发布的名录征求意见稿中被删除了。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吴海龙表示,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猎捕野猪。

12月1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网站发布的《关于<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引起社会关注,该通知的落款时间是12月5日,有关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1年12月25日。公众对此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在此次发布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中,没有了野猪。

国家林草局同时发布了《关于调整<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的说明》,并未明确解释删除野猪的原因。但记者注意到,其中表示,“对不存在生存威胁、反而可能损害自然生态系统的物种,不予列入名录,如高原鼢鼠、旱獭等。”

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吴海龙认为,“国家重点保护或者三有名录的野生动物,以前是很多年不变,现在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是,这些物种的确定应该是一个动态的,五年或者十年需要动态调整,因为有些物种过去是保护的现在未必,现在是常见的未来随着环境变化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是濒危的。”

“在一段时间内,将野猪从三有名录拿出去,是合理的。”吴海龙教授强调,所有物种的保护地位都应该是动态的,野猪在种群数量合适的范围内,对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有好处的,但任何一个物种,当它的种群数量爆发后,它都会造成负面影响。

吴海龙教授认为,将野猪从“三有目录”中删除,有利于限制种群的过度爆发。

那么,若将野猪从“三有动物”目录中删除,是否意味着就是放松对野猪的狩猎?“野生动物都不允许随意捕猎,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猎捕野猪,那样任何一个物种都扛不住。”吴海龙教授告诉记者,野生动物的狩猎还是要通过主管部门,根据各个地方的种群数量,综合当地实际情况下发指标,按照规定来实施。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曹庆

编辑  许大鹏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