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

歙县开通高山公路 关山及周边的古村落旅游将更红火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黄山市歙县的关山,位于海拔七八百米的山之巅,是明代古村落,有粉墙黛瓦马头墙,也有古朴厚重的土碉楼。山上地势开阔,茶叶清香爽口、油茶品质绝佳,古朴的石板路透着百年风雨的沧桑。关山顶上的龙王尖,解放前夕发生过激烈战斗,关山百姓为解放军提供了强大的后勤支持,27名解放军战士为攻克龙王尖国民党守军而牺牲后还是村民背下山的。因此,这儿是红色的山乡。

这个高山石头寨村最多时有400人口,炊烟袅袅,人声鼎沸,人们过着世外桃源一般的生活。不过,以前没大路,村民出山要走羊肠小道或石板古道,农特产品下山难,百姓所需上山难。 近几十年,中青年人纷纷外出,到县城或杭州等地务工经商,迁居。山里如今不过三四十位村民。12月11日,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在关山采访时发现,这儿今年已经开通高山公路,关山及周边的古村落旅游将更红火。

关山。

村口的古民居遗存。

12月11日上午,记者一行到关山采访。临到通往关山的山脚,看着眼前陡峭、狭窄的水泥路,有些发憷。果然,上第一个锐角陡坡,就打滑,熄火,再启动,几次之后,小心向上。之后遇到几个类似的陡坡弯道,也特别凶险,路侧是万丈深渊,幸亏一路有惊无险。

乡村干部说,这些上山弯道将改造。

不过,弯道凶险的路不长,过了这段路后,就是正在修建的新公路,路比较宽,又叫关山有机茶基地道路项目,投资270万元,全长5公里多,一路轻松抵达关山村口。

这是名副其实的天路。是百姓的致富路,游子回家路,游客寻觅乡愁路。

下车后,村里老党员吴宏法义务做向导,领着走古道、穿茶园,进丛林大山,直奔龙王尖。在吴宏法老人的介绍下,仔细查看了当年战壕。老人说,那次战役很激烈,他父亲是地下组织交通员,与村民送水送饭支援解放军。他年少时,还和伙伴在这儿看到过很多子弹及子弹壳。

站在龙王尖,群山连绵,可以看到对面高山的诸多古村,也能俯瞰山下风貌,景色极美。吴宏法老人称,这里经常有人来,寻访烈士激战地,眺望壮丽的山川。

下山后,沿着街巷探访村居风貌,关山也是山坡村落,风貌古朴,青石板巷弄上下起伏、纵横交错,猪舍落在房屋的石基之中,一个连一个,都用青石板做的,最多的地方有上十个相连,蔚为壮观。

村里还有三个石头建的水窖,少说也有一两百年了,古朴而有特色,村民饮用水已不依赖石窖,但仍悉心维护,溪水清澈,堪可直饮。

关山的水窖,上面镌刻饮水思源四个字。

关山的石窟猪舍,联排别墅一样。

中午,采访昌溪乡党委负责人、干部及关山村民,畅谈关山的现在和未来。大家说市县乡都很重视到关山的道路建设,上山那段多处凶险弯道即将改造,新建的道路做好后,到关山的交通条件就更好了。前不久,黄山市委书记凌云等领导来关山调研,关山村组的盘山公路明年将建成通车,山上山下联通互动,包括关山在内的万二村的致富路和旅游产业之路会越走越宽。

此行,万二村党总支原第一书记、原扶贫工作队长、黄山市社科联二级调研员吴清健一路介绍关山。他说,关山村民有情有义,善良淳朴,战争时期全力帮助支持游击队、解放军。为了改善村组交通条件,这次村民也慷慨解囊,自发捐款三十多万元,令人感动。

采访时,还遇到一些外地客人来参观。目前,关山旅游初有起色,常有游客尤其是户外爱好者来关山。村民吴承炳开了农家乐,生意很好。

乡村干部和村民说,随着关山传统村落的进一步保护、龙王尖红色历史的进一步挖掘,特别道路改善后,关山的生态农业及旅游肯定会快速发展,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关山山下,是走出中国最后一位状元的明清古村昌溪及新安江源头之一昌溪河,周边有皖南特色土楼村阳产,有因云海闻名长三角的石潭村,还有无数的名胜古迹,青山绿水生态绝佳。今后的关山不仅不再难越,还会腾飞。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吴永泉   摄影报道

编辑  许大鹏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