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 添绿有你丨护林员程忠:14239亩山林都在心中

编者按:阳春三月,树吐新芽,花绽笑颜,街头不再是冬日光秃秃的模样,游人们走到花间林间欣赏美景,感受自然的美好。而在这一片新绿与嫣红的背后,是植绿护绿人日复一日的守护。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本期家周刊走近植绿护绿人,了解他们辛勤的付出,学习他们护绿的精神和品格。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55岁的程忠说自己是“林二代”,父母都曾在林场工作,自己也与山林相伴几十年。与偷树的人斗智斗勇,林中调查时被地上的竹签差点戳穿脚背,清明节时背着几十斤重的灭火器跑几公里赶着灭火……从“砍树的人,到看树的人”,程忠看到野猪成群结队穿行马路,看到此前很少见到的老鹰来捉家养的鸡,看到以前只闻其声的麂子也在山中现出身影。这些都让以山林为家的他,感受到山林越来越美。

巡查时不慎被竹签戳脚底

宣城市宣州区宛陵林场夏渡分场八角管护站办公室在山林里,距离宣城市区大约20公里。3月10日上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从宣城市区赶往八角管护站,经过了一段省道后,又开了几公里颠簸的土路,还看到了蹦蹦跳跳穿过山路的松鼠,开到最后一段水泥路的尽头,看到了站在办公室门口的程忠。

55岁的程忠是八角管护站的站长,已经在这里工作了 16 年。他的爱人也曾是这里的职工,前两年已经退休,夫妻俩工作和生活都在这片寂静的山林里。程忠的父母都曾是护林员,他也从18岁时就成为一名护林员,2006年被调到八角管护站。管护站办公室墙上挂着一面地图,上面用不同颜色标注了管护站辖区山林的不同区域。“我们管护站辖区山林一共14239亩,现在有5个人,每天都要在山里巡逻。”程忠告诉记者,破坏林地林木、非法猎捕野生动物、防火防盗等都是他们在巡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程忠的右脚底有一个两年前留下的疤痕,他告诉记者,当时他和同事在山林里调查卫星图上一块图斑的情况。“当时要跨一个水沟,我抬脚一跨过去,正好踩到一根竹签,扎到脚底板,差点从脚背穿出来。”程忠说,当时一阵钻心的疼痛,用了很多纸都止不住血,最后休息了一周才恢复工作。

墙上和心里各有一幅地图

每天早晨上班后,程忠和同事会带着一把弯刀,骑着电动车,往林场不同的方向巡逻。“马上清明节了,是防火的重要时期,我们巡逻的时候还要带着灭火设备。”程忠告诉记者,在八角管护站工作了十多年,曾遇到过两次清明节时与林场交界的村庄失火的情况。

“有一年清明节,我们巡逻时看到老远有地方冒烟,就骑着车赶紧过去,最后一段路车到不了,就背着灭火器跑,那个灭火器有30斤重,我们跑了有十分钟。”程忠对记者说,跑到现场时他和同事已经满头大汗,但顾不上缓口气赶紧灭火,一个多小时后山火终于全部被灭,两人已经全身湿透了。

在八角管护站工作了 16 年,程忠说,“墙上一幅地图,心里也有一幅地图。哪里可能在清明、冬至发生失火,哪个村与林场交界的地方可能会有人开荒,扬子鳄实验区哪个水塘可能会有人放地笼,这些情况都在心里有一幅地图。”程忠说。

山里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

程忠告诉记者,与山林相伴几十年,他发现近年来老百姓生态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偷盗林木、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等情况已经十分少见,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多。

“山里野猪胆子大得很,有一天晚上我看到两只大野猪带着一群小野猪过马路,我们车子经过的时候它们一点都不害怕,还是慢悠悠地走。”程忠说,以往山里很少能见到老鹰,但现在还能看到老鹰来偷家里养的鸡,以前只能听到麂子的叫声,现在还能看到麂子,说明野生动物数量变多了。

程忠和妻子现在工作和生活都在林场里,偶尔有事的时候才会外出。“平时我们吃过晚饭后喜欢散散步,与林场已经有了感情,觉得日子过得挺幸福。”程忠笑着说。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曹庆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