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近日,有网友在人民网留言反映,每年5月份,亳州市区内的空气中就会有大量杨絮,对群众生活造成困扰,现咨询该市针对杨树、杨絮是否已采取措施,采取了哪些措施及做法。
亳州市人民政府回复,为了改善人居环境,亳州市正在对杨树进行有序更新,并加快乡土树种种植。2017年1月亳州市印发《关于加强全市造林绿化工作的指导性意见》,要求全市在今后的各项绿化建设工程中,科学选择和配置树种,不再使用杨树雌株,从源头上杜绝杨絮产生。近几年,亳州市杨树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目前栽植的少量杨树也是选用不产生杨絮的杨树雄株品种。
按照年森林采伐限额规定,亳州市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开展了对十五年以上成熟杨树的采伐。目前,与前几年相比,亳州市杨絮总量减少,强度降低,飘絮时长相应缩短。在更新造林时,亳州市注重采取多林种、多树种、多品种造林模式,大力推广栽植泡桐、国槐、刺槐、楝树、银杏等乔木型乡土树种。
目前,城区公共绿地范围内,只有龙凤新河、宋汤河等景观带内以及个别新建公园内有少量杨树保存。针对公共绿地内存留的杨树,园林部门及相关管理单位将根据树木生长情况进行逐步更替。针对杨絮问题,通过加大雾炮车作业频次和洒水车洒水频次,将漂浮在空气中的杨絮打湿,再使用洗扫车集中清理。
编辑 许大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