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小何书记今天来了吗?他人很好,我要‘提拔’他!”说这话的是凤阳县小溪河镇燃灯社区81岁村民刘老太,她口中小何是镇里挂职干部何宇,因为美丽乡村建设,那段时间何宇每天带队到村里劳动,和村民们都熟悉了,刘老太尤其喜欢这位朴实的年轻小伙儿。
基层锻炼是“人生大考”
2020年7月,滁州市委实施“双挂双任”年轻干部培育计划,时年32岁的滁州市财政局干部何宇被选派到凤阳县小溪河镇挂职党委副书记。
小溪河镇是全国农村改革“大包干”发源地,小岗村就隶属于该镇,传说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在该镇燃灯社区,这里还是被誉为“东方芭蕾”的凤阳花鼓发源地,因此该镇天生附有“改革之乡”、“帝王之乡”和“花鼓之乡”的美誉。
带队参加燃灯社区美丽乡村建设环境整治
“组织上把我放在这么重要的乡镇挂职,对我既是锻炼也是信任,更是我的人生‘大考’,合不合格当地群众说了算!”何宇对记者说,一开始我就抱着挂职不是“混日子”,更不做旁观者的心态。于是,来到该镇后他每天主动跟包村干部下村,熟悉镇情村情,熟悉农村工作。
八旬刘老太就是何宇在美丽乡村建设工地上认识的,因常和老人聊天并关心她的生活,主动帮她打扫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因此老人时常惦记何宇,而且对环境整治工作由想不通到支持。村干部告诉记者,刘老太口中“提拔”就是对何宇的称赞和支持。
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
“基层工作‘实’字为先。”何宇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只有真心诚意地对待群众,群众才会诚心对你。挂职近两年来,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与群众攀谈交朋友,了解村民所需所想,积极争取惠民利民项目,努力为群众干实事,谋福利。
在镇红色驿站做党课报告
何宇还发挥来自财政部门的优势,积极协调争取符合小溪河镇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的惠民利民项目,先后争取一事一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养老服务建设、水土保持等专项资金300余万元,用于解决群众所需所盼事项。
到农户家中走访,调解处理矛盾纠纷。
此外,他还协调科普大篷车开进小溪河镇,举办多形式的演出活动,受到乡村青少年热烈欢迎,小溪河镇获评202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作为包保干部,何宇经常入户走访,和群众面对面拉家常,协调处理矛盾纠纷。对群众提出的东老街小燃路破损路面修复、北小张断头路打通、八组背街小巷硬化等诉求,积极协调争取移民后扶等资金予以解决。
心中常驻是“责任”二字
“我生在农村,长在基层,这次到基层乡镇锻炼,感受最深的就是‘责任’二字。”采访中何宇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只有深入到群众中,才能体会到基层的苦,才理解基层干部肩上“责任”的重要性。为此,何宇用心学、用脑记,挂职近两年光工作笔记就记了8本。记者随手拿起一本厚厚笔记翻阅,里面全是记录当天的工作及思考心得。
何宇说,以前在机关以为基层工作简单,到基层后才明白,再好政策都要靠基层落到实处,过程复杂,这使他更加白“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何宇说认真做好笔记既是记录也是总结,挂职近2年他记了8本笔记。
心中工作责任重了,现实家庭责任自然受影响。平时吃住在小溪河镇,根本无法照顾家庭,两个孩子全靠妻子照顾,好在家人对他工作十分支持。两年暑去冬来,不论刮风下雨,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小溪河镇的岗位上。
“何宇书记和同事、群众关系都很好,能够克服种种困难,沉下身子扎实工作,工作的主人翁意识很强,为乡镇争取项目和资金,取得实效!”挂职期间小溪河镇党委书记左宗德对何宇十分关心。他说,作为挂职干部何宇没有“过客”思想和“临时工”观念,始终都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叶素健
编辑 陶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