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2022 年以来,无为市围绕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导向,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积极为城乡居民提供高质量就业促进服务,全力稳定全市就业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有效保障民生。
服务企业用工保就业
按照“政府+企业+机构”招工服务模式,线上线下多渠道并进服务企业招工。在无为市人力资源市场长期设立固定招聘服务站,每周三、六开展定期定点室内招聘活动,2022年以来共开展室内招聘会10场。组织比亚迪、三卓韩一等市内重点用工企业深入村(社区)开展“点对点”小型村庄“微招聘”,将岗位送上门。今年以来,共开展村庄招聘会43场次。按照时间灵活、地点灵活的方式在城区公园、广场等人流密集的地区组织开展广场(商场、公园)招聘会共28场次。
此外,发挥线上网络平台的优势,开展线上直播招聘,通过直播待岗进一步扩大企业招聘覆盖面。共开展线上直播招聘12场,线上参会群众19.03万人次,收到应聘简历2209份。
扶持重点群体稳就业
围绕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退捕渔民等重点群体实施就业帮扶。开发公益性岗位拓展就业扶持民生工程受益面,今年以来,共在无为市内企业、乡镇政府和市直单位公开征集140个见习岗位。
通过帮扶转产就业、开发公益岗位和技能培训等扶持措施,帮助全市有就业意愿的494名退捕渔民全部实现转产就业。
面向就业困难人员开发公益性岗位400个;城镇新增就业8086人,较2021年同比增加422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2%以内。
巩固脱贫成果促就业
脱贫户在就业帮扶车间内稳定就业
坚持就业增收是最好的脱贫举措这一思路,分层、分类积极开发适合不同条件脱贫人口的就业岗位,实现脱贫人口就近就业增收的目标。通过遴选市内经营状况好、带动脱贫人口就业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打造成就业帮扶车间和就业帮扶基地,吸纳脱贫人口在家门口就业,目前,全市10家就业帮扶车间和55家就业帮扶基地共吸纳507名脱贫人口就业。
针对年纪稍大、劳动素质相对较低的脱贫人口,2022年以来,重点开发了730个乡村公益性岗位用于安置托底就业,切实增加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收入。
任志远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孙芮
编辑 陶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