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暨安徽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举办

大皖新闻讯 9月22日,由农业农村部和安徽省委、省政府联合举办的2023年全国暨安徽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在蚌埠市五河县城关镇胜淮村举行。

活动现场,农业农村部组织水稻、小麦、大豆、水产、畜牧以及农业环保等领域专家开展新品种展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科普宣传活动,省市35家单位组织文化、科技、卫生等领域专家学者和专业志愿者为当地群众开展健康检查、赠送图书、农产品展销、电视直播助农等活动,省、市文化和文艺工作者为现场农民群众辅导书法创作、展示非遗绝活,并为农民群众献上一台富有地方特色的精彩文艺演出。农业农村部和省市单位还共同向五河县支持捐赠各类款物和项目资金3000余万元。

此次“三下乡”活动还首次开展先进实用农机具产品展示、智慧广电服务乡村振兴活动,并组织农业企业采购当地农特产品。

示范内容:各部门干货满满

大皖新闻记者现场了解到,本届“三下乡”活动现场,由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多部门组织了文化、科技、卫生、农业、法律等方面专家学者和专业志愿者为当地群众开展现场咨询、科普展教、健康检查、赠送图书和农产品展销等活动。

农技展台种植讲解展示

其中,省科技厅在现场发放瓜果蔬菜种子和配套栽培技术书籍资料,省农业农村厅则开展先进实用农机具产品现场展示,组织农业专家和当地农技人员到田间开展在地作物技术管理指导,举办优质农产品鉴评会,还组织安徽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组建粮食、果蔬、水产等领域专家服务团,开展农业“四新”成果推广及实用技术现场咨询解答服务。

参与者:就是要满足大家需求

在书画家作品展台前,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因为颈椎仍在治疗期,颈部佩戴着护理脖套的安徽省书画院郑天伦画家在一丝不苟的作画,他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自己是第三次参加这个活动,从省城来这里就是为群众服务的,五河群众需要什么,他就提供什么。他感觉大家很喜欢吉祥的语句,上午完成的11副书法或绘画作品中,内容基本为祈福吉祥,年年有余,吉祥平安的作品。

画家郑天伦在现场作画

        受益者:城里的医生真管用

76岁的五河县城关镇胜淮村白庭奋老人,听力下降已半年了,这次听到村里的广播后,便早早来到了卫生就诊台,在被蚌医二附院耳鼻喉科孙本路主任初步被诊断为神经性耳聋后,老人表示,要听城里专家的话,第二天就去医院瞧病治疗。

“在我们的下乡诊疗中发现,基层村民有的知道有问题,但是不去看,很多病情就被耽误了,通过这样的活动,就是可以让村民们知道,提高就诊意识非常重要”,孙本路主任介绍。

眼科专家筛查病人

卫生系统展台前,认真诊治。

科技展台:展示科技魅力

在蚌埠科技馆的展台前,一个不断转动的自行车轮胎引起了多人注意,据布展人员王朝阳介绍,这个就是一个角动量守恒装置,通过一个自行车轮胎的不停转动来演示这个守恒的原理,这个技术也基本上应用于航空航天专业系统,作为科技下乡的展台,这里有龙卷风的模拟演示,还有众多经典科普读物的赠阅。

科技系统展台前展示龙卷风原理

地产品:螃蟹也有多种吃法

在“三下乡”集中示范的人社展台,广大参与群众纷纷排起了长队,现场品尝由面点师傅制作的精美糕点和五河特产小鱼贴饼,当前正是五河螃蟹上市的季节,一个个硕大通红的熟螃蟹让人垂涎,当地振华培训学校的陆老师告诉大皖新闻记者,为什么要展示螃蟹品种?首先这是新徽菜的一个菜品,其次,螃蟹的做法除了清蒸还有香辣红烧,通过这个展示,让外界更多地了解五河美食。

人社系统展台展示螃蟹制品

感受成效:引导村民更新观念

五河县城关镇胜淮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宋正梅向大皖新闻记者表述,作为五河县城关镇的第二大村,胜淮村共有4044人,离县城7公里,以种植小麦、玉米、黄豆为主,目前开始有了新的水果园,有猕猴桃和葡萄等。对于今天的活动,大家很兴奋,因为这是这么多年来的第一次。宋正梅感悟到,通过"三下乡"活动,引导村民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增强致富能力。

村民现场赶集

大皖新闻记者 李勇  通讯员 李向前 摄影报道

编辑 陶娜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