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34岁“拉丝桥”试换索项目外作业完成

大皖新闻讯  记者14日从蚌埠市解放路淮河大桥交通管制现场获悉,截至目前,解放路淮河大桥试换索项目外作业工作按计划结束,已进入实验室阶段。

1989年10月1日,蚌埠市解放路淮河大桥正式通车,建成时曾是亚洲第一斜拉桥,结束了两岸人民靠轮渡来往的历史,因受368根斜拉索牵引,被市民形象地称为“拉丝桥”。考虑到大桥斜拉索已服役34年,已超过最低设计使用年限,蚌埠市公路管理服务中心此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根斜拉索,开展试验性更换。

更换后的桥面通行现状

旧索拆除是此次换索施工的关键工序,试验索更换距离桥面35米至48米,为确保大桥及运行安全,工序作业时间需量化到分钟,索力监测需精确到毫米级。该市公路管理服务中心采用全过程监控和信息化平台高精度监测的方式对斜拉索的索力、主塔和主梁变形等参数进行动态监测。自9月26日开始,综合斜拉索历史病害、技术状况和规格型号等因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根拉索开展试验性更换和检测,经换索后动静载检测,试换索后大桥北塔拉索各项数据符合相关技术参数要求。作为蚌埠地区同类型桥梁的首次尝试,下一步通过检测数据,对大桥养护工作作出进一步安排。

桥面通行现状

11月14日中午时分,大皖新闻记者来到蚌埠市解放路淮河大桥桥面上看到,桥面防护栏已全部撤除,同步实施的滨河南路工程下穿解放路淮河大桥箱涵施工也在有序进行。

滨河南路下穿解放路淮河大桥箱涵施工

桥面通行现状

大皖新闻记者 李勇  通讯员 朱交宣

编辑 徐海燕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