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

池州87岁老人助力两位英烈“归队”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感谢党和政府,把两位烈士迁葬到烈士陵园安息。”2022年冬至这天,池州市贵池区举行零散烈士遗骸集中迁葬仪式,在家通过电话了解到仪式详情后的87岁老人姚维孝动情地说。

据池州市贵池区棠溪镇人武部部长、退役军人服务站副站长周国庆介绍,正是在姚维孝老人的倾情帮助下,土地革命时期牺牲在棠溪的张子高、张子鹏两名烈士遗骸得以顺利迁葬至池州市革命烈士陵园。

2022年9月,家住棠溪镇双合村庄姚组的姚维孝老人向前来走访的镇干部吴长乐反映说,附近一处山洼有2名烈士合葬墓,由于自己年事已高,已经很久没能去照看了,担心因修路而遭到破坏。吴长乐回到单位后,及时把老人提供的线索告知周国庆,周国庆决定立即带人前往探寻。

为尽快找到烈士墓,姚维孝老人主动要求担任向导。在老人引导下,周国庆、吴长乐、沈骏清等3人来到一处杂草丛生、荆棘密布的山洼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摸索着。然而,当天并没有顺利找到墓地。由于天气炎热,大家提议择日再来寻找。

第一次寻找无果,周国庆等人没有放弃。他们商议由吴长乐定期上门探望姚维孝,并帮助他继续回想烈士墓的具体位置。一个月后,姚维孝和吴长乐等人再次赶往山洼寻找墓地。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回,经过姚维孝仔细辨别方位,吴长乐等人终于在一片野竹林中找到了墓地。随后赶来的周国庆带领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一起对墓地周边环境进行了有效清理,并拍照取证,就地保护。

与此同时,周国庆向贵池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汇报了相关情况。贵池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对此十分重视,一边安排专职工作人员协助周国庆共同搜集整理有关两名烈士的佐证材料,一边安排负责同志与池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池州市革命烈士陵园对接协调,最终帮助两名英烈“归队”。 据悉,在棠溪40余名革命烈士中,有3名出自姚维孝的家族。张子高、张子鹏两名烈士与姚维孝的四叔、烈士姚佐堂,正是同时牺牲的革命同志。

据《贵池县志》等史料记载,1928年,来自湖北浠水县的张子高、张子鹏兄弟等人,由江西经皖南泾县到贵池留田进行革命活动,结识了任当地塾师的姚佐堂。在张子高的影响下,姚佐堂也秘密参加革命活动。1935年,留田年关暴动失败后,张子高等人遭国民党逮捕。姚佐堂与国民党多方周旋,力求保释革命同志,后因情况暴露遭到反动派的突然袭击。三人在龙舒河畔同时就义。张子高、张子鹏烈士牺牲后,尸骸被姚佐堂的长子姚家根冒死收殓并合葬。数十年来,姚维孝深受英烈精神熏陶,红色基因扎根心间,决心接替过世堂兄姚家根照看、祭扫烈士墓的重任。

近年来,贵池区按照“应迁尽迁,集中管护”原则,目前已将30处零散烈士墓迁入池州烈士陵园集中安葬。下一步,他们将进一步夯实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教育阵地,深入挖掘英烈事迹和精神,动员引导更多志愿服务力量参与英烈褒扬,弘扬英烈精神,赓续红色基因。

大皖新闻记者 陈牧

编辑 许大鹏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