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

马鞍山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 救助3岁儿童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2月16日上午,历经3小时40分,马鞍山爱心小伙余夕在安徽省立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162毫升,用于救治一位年仅3岁的小患者。成为马鞍山市第8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2023年首例捐献者。

献血捐“髓”,爱心贵在养成

余夕,现供职于江苏金致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6月,刚刚参加完高考的他就到大华献血屋第一次无偿献血,并在那次就报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大学期间他寒暑假回马鞍山,基本上每半年都会献一次血,截止目前已经累计无偿献血约3000毫升。所以对他而言,捐献造血干细胞其实和献血一样简单且富有意义的事情。

2022年4月中旬,余夕从市红十字会接到和患者配型相合的信息时,当时在上海工作的他因为小区管控正居家办公中,他表示只要患者需要他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很快他又接到了高分采样的通知。安徽省红十字会收悉回报后,通过中华骨髓库了解到患者并无其他合适的配型,需要等待小余的高分检测结果。

这时,中华骨髓库马鞍山工作站联系了在上海女儿家的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骨干会员陈晓玲,她闻讯接下了这一“艰巨”任务。

几经周折,终于完成捐献

终于等到了全面解封的日子,6月3日陈晓玲带着马鞍山站寄来的专用物料,和余夕相约在长海医院因为献血而认识的鲍医生协助下采集了高分辨血样。

8月中旬,捐前体检通知出来后,中华骨髓库马鞍山工作站的负责同志联系上在公益事务中有过两次电话交流的上海长海医院的韩医生,她特地抽出半天的时间协助余夕完成体检,并第一时间将报告传给了马鞍山站。

已经过了捐前体检三个月的有效期,也一直没有小患者那边的消息。为了防止再次体检通知出来后,已经到苏州工作的余夕因为疫情防控规定等原因难以及时完成体检,马鞍山站经请示市红十字会有关领导后,11月下旬,余夕回到马鞍山十七冶医院再次进行了捐前体检。

12月中旬,随着防控措施的全面放开,情况又有了变化,移植要再次延期。终于,在2023年2月初捐献计划正式下达!

2月16日上午,历经3小时40分,余夕在安徽省立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162毫升,他捐献的生命火种由马鞍山市2021年首例捐献者李斌连夜送抵邻省某医院,用于救治一位年仅3岁的小患者。

徐曲明  大皖新闻记者  金学永

编辑  彭玲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