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

相约安徽·向春而行|青阳县杨田农展中心:销售“线上+线下” 带动乡镇经济发展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九华黄精、石磨麻油、野生葛粉……走进池州市青阳县杨田农展中心,各式各样的特色农产品被整齐地摆放在展台上。不仅如此,展台旁边还有线上直播间可以展销农产品。

杨田农展中心。

杨田农展中心负责人徐金锋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该农展中心采取线上+线下的销售方式,以线上社区团购和电商平台销售为主。2022年整个农展中心销售额达2.3亿元,中心的成立带动了整个镇的经济发展。

文创产品展示省级非遗

“农耕小镇,山水杨田。”近日,大皖新闻记者来到池州市青阳县杨田农展中心。记者看到,展区内印有青阳农民画的杯垫等文创产品吸引着游客们的注意。

据杨田农展中心负责人徐金锋介绍,这些杯垫上面印制的都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农民画,“这些画以身边人、身边事为主要题材,色彩丰富,构图独特。”

据了解,青阳农民画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青阳县志》记载,青阳农民画肇始于明朝中后叶,它是在汲取青阳县及周边地区古代砖雕、石雕、木雕、剪纸、墙饰画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独特绘画艺术,具有文人画与农民画互补的特点。 2006年,青阳农民画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农展中心带动乡镇经济发展

除了文创产品外,展示区各种农产品也让人看得应接不暇。野生葛粉、黄精制品……展台上摆放着各种“土特产”。

黄精茶。

据徐金锋介绍,该农展中心于2021年9月开始运营,是集农耕文化展示、农特产品展销、电商销售平台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一共有300余种农副产品和文创产品。“我们采取线上+线下的销售方式,以线上社区团购和电商平台销售为主。”徐金锋告诉记者,去年整个农展中心销售额达2.3亿元,农展中心的成立带动了整个镇的经济发展。

休闲书吧。

据悉,该农展中心设有农耕文化展示馆、农特产品展示厅、电商直播中心、信息发布平台、休闲书吧以及多媒体会展中心等功能区,并配套物流仓储中心。如今,已有60家农特产品加工企业、13家电商物流企业入驻该农展中心,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大皖新闻记者 余康生 摄影报道

编辑 王翠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