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

牢记嘱托 皖美答卷|安徽阜南:“小杞柳”变身村民增收“大产业”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8月15日上午,位于阜南县郜台乡的安徽德润工艺品有限公司内,一根根杞柳在编织工人手中舞动,工人们正在制作柳编提篮。

今年54岁的陈伟是郜台乡安台村人。她在安徽德润工艺品有限公司工作已有两年多。陈伟告诉大皖新闻记者,这里是计件算工资,平时空闲的时候她就会来到这里挣点额外收入。

“骑电动车大概5分钟就到了,一天也能挣60多元,在家闲着也是闲着,离家近还能挣钱挺好的。”陈伟告诉大皖新闻记者,她年轻的时候就跟着家里老一辈人学会了制作柳编,以前自己在家制作然后卖,前几年在外打工挣钱,后来需要照顾孩子,就又回到家乡。

郜台乡党委委员吴宇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以前当地村民都是用杞柳编织筐篮自家用或者卖,后来外出人员发现了商机,回来做工艺品出口,带着大家一起增收致富。2022年,郜台乡柳编企业增至46家,企业累计出口增至8563万美元。曾经郜台人“养家糊口”的“小杞柳”,如今摇身一变成了郜台人“发家致富”的“大产业”。

大皖新闻记者  余康生  摄影报道

编辑  彭玲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