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日前,一对外市到无为贩卖大蒜的夫妻利用假币诈骗一名七十多岁的老人,当不明真相的老人使用假的百元大钞购物时被店主识破,双方因此产生纠纷而报警。民警细查之下,很快揪出“幕后元凶”,使用假币进行诈骗的夫妻双双落入法网。
9月4日上午,无为市公安局洪巷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报警称:洪巷镇中心菜市场处发生纠纷。接警后,该所副所长伍众旺立即带领民警辅警赶到现场,只见一出售生姜的柜台前,一男一女正吵得不可开交。
民警见状,迅速上前将两人分开。经询问得知,72岁的老汉王某林到许某的柜台前买生姜。当王某林转身欲离开时,却被许晓芬叫住,说他刚刚购买生姜的一百元钱是假的。王老汉顿时就来火了,认为对方血口喷人,栽赃陷害,双方为此吵了起来,若不是民警及时赶到,说不定争吵还会升级。
经初步鉴定,此纸币为假钱。若要彻底解决该矛盾,就要搞清这一百元假币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何出现在王某林或许晓芬手中?随着调查的深入,办案经验丰富的民警很快发现事情的端倪。
原来,9月3日早上,王老汉在洪巷镇街道老食品站门口看到一对夫妻模样的人在卖大蒜。大喇叭吆喝的价格,明显比菜市场里卖得要便宜不少,于是便上前购买了38元的大蒜,可当王老汉拿出两张20元面额的纸币付账时,卖大蒜的女子将钱拿到手后,悄悄地快速撕去一只角,然后说纸币残缺,不能用。
明明自己拿出来的钱是好的,怎么就缺了角呢?王老汉虽心存疑惑,却也未作深想,又掏出一张一百元纸币交给对方。该女子接过钱后,快速放到自己随身携带的小包里。可就在此时,卖大蒜的男子又对同伴说,缺了角的钱,可以用呀,你就方便一下人家吧。女子闻言,便拿出一张一百元的纸币,还给王老汉,要他用刚才的两张20元纸币付账。
未及多想的王老汉付账后,拿起大蒜便回了家。不成想,第二天早上去菜市场买生姜时,却被人说是假币。至此,假币来源基本明晰:猫腻或许就出在卖大蒜的女子在收款后,从自己小包里拿出的一百元纸币上。
民警进行深入调查走访及视频追踪,初步锁定违法嫌疑人线索。通过对此类案件发生规律的梳理,民警判断违法嫌疑人很大概率会“卷土重来”,甚至会再度作案。
9月9日一大清早,民警着便衣来到洪巷街道进行蹲守。没多久,民警就发现一辆外地号牌,停在路边出售大蒜的小型货车。经细致比对,人物相貌特征均高度相符。民警果断出击,将涉嫌使用假币诈骗的一对男女,依法传唤至执法办案场所进行询问。
经查,涉嫌使用假币诈骗的马某郎、周某艳是夫妻关系,家住安徽省亳州市某县。9月3日清晨,二人驾车来到无为市洪巷镇出售大蒜,在顾客购买大蒜付款时,周某艳先是将顾客交到自己手上用于付款的小面额人民币迅速撕掉一个角,随后对买大蒜的人说“钱缺角,不能用”,再将钱退给顾客。待顾客拿出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付款时,马某郎便对妻子讲,缺角的钱可以用。于是,他的老婆就将已收到包里的一百元钱还给顾客,又要求买大蒜的人拿刚开始的小面额付账。殊不知,夫妻二人上演这一幕看似完美的“双簧”,老人掏出的钱已在不知不觉中被“调包”。
9月9日早上,周某艳、马某郎再次驾车来到无为市洪巷镇街道兜售大蒜,不料却被守候在此的民警擒个正着。当日晚,周某艳因诈骗违法行为被处行政拘留十二日,并处罚款五百元;马某郎因诈骗被处行政拘留十日,并处罚款五百元。
大皖新闻记者 孙芮 通讯员 倪旭生
编辑 彭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