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安徽日报报道,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启动建设三周年之际,虹桥国际开放枢纽2024年工作现场会3月1日在上海举行。会议提出,三省一市要各展所长、协同发力,携手把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打造成为改革创新的前沿阵地、链接全球的重要门户、价值创造的协同典范,更好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已然成为一个高能级的开放创新平台。
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推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进一步提升能级的若干措施》里明确提到“推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与合肥、芜湖等长三角地区城市联动发展”,这表明安徽可依托“大虹桥”借船出海、向海而兴,全面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共享开放发展红利。
近日,安徽制定出台《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安徽联动发展区建设方案》,明确了这个联动发展区的建设内容。
那么,“大虹桥”的安徽联动发展区怎么建?
主动靠上去
先明确一下什么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有“一核两带”功能布局。“一核”是上海虹桥商务区,面积为151平方千米,主要承担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和综合交通枢纽等功能。“两带”是以虹桥商务区为起点延伸的北向拓展带和南向拓展带。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长宁—嘉定—昆山—太仓—相城—苏州工业园区,重点打造中央商务协作区、国际贸易协同发展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拓展区;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闵行—松江—金山—平湖—南湖—海盐—海宁,重点打造具有文化特色和旅游功能的国际商务区、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区、江海河空铁联运新平台。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围绕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大科创四大核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化中央商务区,着力构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着力提高综合交通管理水平,着力提升服务长三角和联通国际的能力。
面向“大虹桥”,安徽作为长三角的一员,一直在默默努力,如今正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依托高能级平台,向海而兴、迎风起舞。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推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进一步提升能级的若干措施》后,安徽立即行动,迅速谋划安徽联动发展区。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安徽联动发展区建设方案》内容不长,4000多字,概括起来,分四大合作领域,其中涉及安徽两个重点城市。
合作领域包括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商务会展、国际贸易、交通,这四个领域都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功能定位紧密相关。两个重点城市则是合肥、芜湖,它们如同“两带”中江苏的苏州、浙江的嘉兴一样,将成为安徽参与“大虹桥”联动合作的“双前锋”。
资源共享、政策共通、平台共建、发展共赢,这四个“共”,成为安徽联动发展区的重要目标。
联动合作带来红利
既然是联动合作,必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科技创新便是首要发力点。
安徽将推动联动发展区与虹桥“一核两带”协同打造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支持领军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开展联合攻关。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面向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开放共享。
可以概括成三句话:一起打造重点实验室、一起攻坚新技术、开放共享大科学设施。
长三角的科技创新实力全国领先,而区域内的协同创新,将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强强联合,对于中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出创新的“关键一步”至关重要。
产业合作上,安徽选取首位产业——汽车产业开展协同合作。比如,开展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及电控系统、车规级芯片合作;支持安徽联动发展区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探索与虹桥“一核两带”实现测试牌照、测试结果互通互认;一体布局建设充电桩等基础设施。
还有一项对于安徽高新技术企业的利好消息。《方案》明确提出,推动安徽联动发展区和虹桥“一核两带”协同落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互认,便利高新技术企业自由流动。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在上海举办的高能级开放平台,安徽今后将积极承接进博会的“溢出效应”,聚焦量子科技、深空探测、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争取举办分论坛、分会场、招商路演、专场推介、交流会、博览会等活动,最大程度汇聚国内国际要素资源。
在国际贸易方面,安徽将协同建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辐射引领区,完善“一带一路”综合服务平台功能,推动安徽联动发展区与虹桥“一核两带”相关贸易、物流、跨境电商企业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为重点,共建共享海外仓等新型贸易基础设施。
交通合作上,既有货运合作的强化,也带来了我们出行的便利。比如完善上海港合肥内河集装箱中心功能,实现合肥港与上海港之间数据互联、资源共享;深化安徽机场集团与上海机场集团战略合作,协同开展航空货运联运业务,加密两地间定期卡车航班,有序推进货运安检互认。
值得关注的是,《方案》提出,加密安徽联动发展区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区域城市高铁班次,这意味着从安徽到上海、苏州、嘉兴等地的高铁班次将进一步增多。
另外,将开通运营合肥至上海高铁标杆车次。什么叫“标杆车次”呢?就是时间短、停站少的车次,标杆车次的开通,意味着从合肥乘高铁到上海,时间将进一步缩短。
合肥、芜湖示范
合肥、芜湖,是安徽联动发展区的重点城市,《方案》中有很大篇幅提及这两市。
比如,针对合肥市,《方案》提到,支持合肥争创国家第三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支持合肥与上海、嘉兴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协同创新,推动合肥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提质升级,由后台服务向软件开发、金融科技等金融智慧中台转型发展;争取在合肥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与上海、苏州等试点城市开展联动,共同推动创新场景开放和应用互联互通。
围绕芜湖市,《方案》提出,支持芜湖加快发展专业航空物流,建设“一站式”航空综合维修基地,打造服务长三角面向国际的航空服务业集聚区;支持芜湖建设全省算力统筹调度平台,争取虹桥“一核两带”在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智能算力飞地”,加强与一体化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昆山超算中心联动,更好满足长三角中心城市算力需求。
另外,还有不少措施是将两市放在一起提出的,比如支持合肥、芜湖等市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科创飞地,探索研发在虹桥、产业化在联动发展区模式;支持合肥、芜湖等市加快发展总部经济,与虹桥商务区总部经济实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梯度化构建总部经济集聚区。
为何是合肥和芜湖?这两座城市从经济实力来看是全省的“老大”“老二”,在一些产业和领域有较大优势。支持这两市参与联动合作,可以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作用,逐步推进其他城市联动发展,以协同开放提升区域整体实力。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长三角综合协调处负责人表示,我们对标国家赋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最新政策举措,聚焦国家所需、安徽所能,研究提出安徽联动发展区重点举措,从而争取政策共通、推动重点突破、坚持示范带动,希望通过安徽联动区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安徽高层次协同开放水平,提速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开放枢纽。
安徽日报记者 王弘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