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

淮南检察机关公布2起消费维权典型案例

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3月8日,记者从淮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了解到,2023年以来,淮南两级检察院共受理涉及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领域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67条,立案112件,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22件,支持起诉9件,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42件,均已判决,判决结果支持率100%。在发布会上,淮南市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王玉还介绍了2起典型案例。

案例一:外卖平台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2023年8月,凤台县人民检察院在开展“尚俭崇信尽责 同心共护食品安全”专项检察监督活动时发现,部分食品生产经营者在进入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从事入网餐饮服务时,未依法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平台也未采取制止、报告等监管措施。

由于相关行政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网络餐饮食品安全没有依法履行其监管职责,网络外卖平台的不规范经营行为,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隐患。2023年9月8日,凤台县人民检察院针对该违法行为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书,建议其履行行政监督管理职责,并依法责令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进行信息公示和更新,进一步加大日常监管、监测力度,加强安全管理,杜绝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2023年11月20日,相关行政机关就检察建议书整改完成情况进行了书面回复,切实履行了食品安全行政监管职责。

案例二:销售假冒机油 承担惩罚性赔偿金1000万元

陈某某在未取得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的情况下,开始从事分装假冒注册商标的机油,并对外销售。后陈某某陆续从广州日和化工有限公司等单位购进大量桶装机油,雇佣多名人员在广州市增城区等地,利用购买的工具、包材分装假冒“嘉实多”“美孚”“壳牌”等多个品牌的机油,通过物流向安徽淮南等全国多地进行销售,至案发时销售金额合计1000余万元,非法获利400余万元。

陈某某涉嫌刑事犯罪的制假售假违法行为,不仅侵犯知识产权,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且可能侵犯众多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大通区人民检察院综合考量陈某某的行为性质、主观过错和销售数额,依法进行公告,建议相关主体提起公益诉讼,后省消保委决定提起公益诉讼。大通区人民检察院于2023年5月提出支持起诉意见书支持起诉,与省消保委形成合力守护公益。

2023年8月,省消保委诉请的侵权主体承担惩罚性赔偿金1000万元、向社会公众公开赔礼道歉均获得人民法院生效判决支持。

大皖新闻记者 张安浩

编辑 王翠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