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中他们挺进“孤岛”, 交通中断4天后歙县绍濂乡古祝村实现“四通”

大皖新闻讯   6月23日下午,当看到不远处武警官兵们的身影时,黄山市歙县绍濂乡古祝村的村民们站在村口,满怀期待地等待着道路抢修畅通的好消息。随着武警官兵驾驶铲车和挖机等大型机械进入村口,村民们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纷纷上前表示热烈的欢迎。"路通啦,路通啦。"他们欢呼着,期待着这条道路的恢复将为他们带来便利和希望。

冒雨作业,武警驾驶大型机械打通古祝村与外界通道

6月20日清晨,歙县部分地区因持续强降雨遭受洪灾侵袭。位于歙县南部大山深处的古祝村也未能幸免,村庄道路旁的部分山体出现滑坡,导致道路阻塞,交通中断,村庄与外界失去联系,成为了灾情中的“孤岛”。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打通“生命通道”变得迫在眉睫。洪灾发生后,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的队员们迅速行动,驾驶大型机械前往灾区,不断清理道路上的淤泥和碎石。

6月23日下午,尽管距离古祝村还有5公里的路程,但武警官兵们并未停歇。山里的气候多变,突然下起了暴雨,但这并未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他们身穿雨衣,踩着淤泥,趟着水,坚定地行进在前往古祝村的路上。

在前往古祝村的途中,他们遭遇了一处山体滑坡点。这里不仅有横档在路上的树木和淤泥,还有巨石堵在路中间。然而,武警官兵们并未被这些困难所吓倒。他们不断作业,最终成功清理了这个滑坡点的障碍。

经过3个多小时的徒步跋涉,大皖新闻记者与武警官兵们一同在山间道路上行走了5公里。最终,在6月23日下午4点多,他们成功到达了位于歙县南部的古祝村。

古祝村已实现水、电、路、网"四通"

在武警打通古祝村与外界的通道之前,66岁的村民洪国胜焦急地站在路边,期盼着道路能尽快恢复,以便他能带受伤的老伴外出治疗。

6月22日下午,洪国胜的老伴不慎滑倒,脚部肿胀。面对这样的情况,洪国胜既担忧又无奈,因为出村的道路尚未打通,他无法及时带老伴就医。然而,当他看到武警官兵的身影后,心中的忧虑终于有所缓解。

6月23日下午,在古祝村委会外,中国移动的工作人员正在调试通讯信号。据他们介绍,洪灾发生后,由于道路受阻,他们无法直接进入村内。最终,他们携带设备搭乘直升机空降村内,成功帮助村子恢复了通信,目前信号已恢复正常。不远处,中国铁塔的工作人员也携带发电设备,确保了通讯供电的稳定。

古祝村党支部书记王玉芳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了洪灾后的村庄情况。“6月20日山洪发生后,村内供电和通讯信号中断,道路受阻,交通中断。此外,村子里的用水也受到了影响,但幸运的是,个别村民家的偏房受损并不严重,整体受损情况不大。”

王玉芳说:“有直升机空投了方便面等物资,村民家里也有粮食储备,当天用水问题也得到了及时抢修,所以吃喝方面并没有受到影响。”

随着武警官兵以及供电等部门的冒雨作业,“生命通道”逐渐被打通。6月23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在古祝村现场了解到,该村已经实现了水、电、路、网的全面畅通。

6月23日下午,武警官兵驾驶大型机械到达绍濂乡古祝村。

6月23日下午,武警在绍濂乡清理前往古祝村道路上的淤泥和碎石。

武警官兵驾驶大型机械在绍濂乡清理作业。

山体滑坡导致道路上有淤泥,武警踩着淤泥趟着水前行。

武警驾驶大型机械清理淤泥。

前往古祝村的道路不畅。

记者航拍武警清理作业。

道路上有巨石和淤泥,武警正在清理作业。

古祝村村口,村民们盼望着道路能早日被打通。

武警驾驶大型机械到达古祝村。

看到道路被打通,村民们心里高兴。

古祝村内,中国移动工作人员调试设备,保障通讯信号正常。

中国铁塔工作人员调试设备,保障通讯供电。

前往古祝村的道路被成功打通。

大皖新闻记者 余康生 殷志强 摄影报道

编辑  张思平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