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江淮改革实景图 | 淮北:“嵌入式”养老, 让老年人幸福感更强

大皖新闻讯  “养老不离家”“离家不离社区”……近年来,作为第三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淮北市积极探索“居家+社区+机构”“嵌入式”养老新模式,让专业养老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据介绍,目前淮北市已建成嵌入式养老机构13家,预计到今年年底将累计新建、改扩建、功能提升20家以上“嵌入式”养老机构,接下来将继续探索构建“N+养老”复合型养老服务格局,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幸福感更强。

“嵌入式”养老让老年人离家不离社区

“空调、监控、扶手,各方面都是照顾到老年人,我们能享受这么幸福晚年,真正体会到党和国家对我们老年人的关心。”近日,在淮北市相山区城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城里中心,入住老人尚玉桂笑着说。

淮北市相山区城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位于桓谭明珠小区,该小区常住人口19800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超过1500人。小区老人多、环境较好,考虑到老年人原有生活习惯和居家养老意愿,相山区民政局决定在此开展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让老年人离家不离社区。该局引进安徽广泰养老服务有限公司,采取“物业+养老服务”的模式,建设淮北市相山区城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021年11月投入使用,备案床位45张。

“我们一楼主要是活动区,有综合活动室、中医养生保健室、康复功能锻炼室、社区大食堂;二楼和三楼主要是入住老人的生活区域,供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居住,为失能失智的老人提供日常起居照料服务。” 城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余群智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目前中心内床位已全部住满,为了让更多的老人享受更丰富的养老服务,该中心嵌入老年大学等功能,定期举办读书分享、文艺展示等各项活动,同时利用公司物业服务的经验和优势,把“机构+居家”有机整合起来,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据介绍,淮北市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嵌入式”养老机构项目,今年全市已累计撬动民间资本1400万元用于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

打造“四嵌三入一床位”养老服务综合体

如何理解“嵌入式”养老?打造“四嵌三入一床位”养老服务综合体,是淮北市整合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资源后的创新做法。

“四嵌”服务包括“嵌餐”、“嵌护”、“嵌康”、“嵌浴”,具体内容包括推出适合老年人的营养套餐;对有照护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基本医护介入服务;为老年人开展健康诊疗、处方用药辅导、康复训练等康养服务;提供“养老中心助浴+居家助浴”服务。

“三入”服务则包括“入照”、“入户”、“入托”,为周边老年人提供日间休息、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等社区养老服务;开展“关爱来敲门”探访陪伴独居老人活动;针对家中暂时无人照顾的老人,提供1—6个月短期集中住宿托养服务。“一床位”服务则是为满足失能失智“不能离家”老人养老需求,对家居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将专业照护延伸至老年人家中。

探索构建“N+养老”复合型养老服务格局

为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淮北市依托物联网互联网技术,持续提升养老产业数字化水平,高标准建成全市统一的集信息发布、养老服务、平台监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互联网+养老”智慧平台,涵盖呼叫中心、居家上门服务、健康养老咨询、监管等8大类56项服务,并将实时监控、消防报警、食品安全、视频会议等融入平台,实现线上监管调度与线下提供服务实时联动。据介绍,该平台目前累计服务51.8万余人次,为3700余名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

“目前全市已建成嵌入式养老机构13家,预计到今年年底将累计新建、改扩建、功能提升20家以上‘嵌入式’养老机构。”淮北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任宇慧介绍,接下来该市将继续探索构建“N+养老”复合型养老服务格局,试点推进“党建+社区+医疗/物业/社工+养老”等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医养一体化发展,确保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幸福感更强,获得感更高。

大皖新闻记者 曹庆 通讯员 范婷婷 屈莉(图片由淮北市民政局提供)

编辑  许大鹏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