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医探 | 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专家:家长不应避讳,但也不能刻意为之

大皖新闻讯  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厌学厌生”“青少年抑郁”……在这些热点背后,“生命教育”显得愈发重要,家长又该如何给孩子上好“生命教育”这堂课呢?“我们说一定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要有不同年龄的策略。”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医师钟慧坦言,其实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对死亡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对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沉浸在绘本的童话世界,他们相信人是会复活的,所以这时候家长自己不要恐惧,传递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就可以了。”钟慧表示,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生命教育的话题也可以更加深入。“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他们是按逻辑推理看待这个问题的,比如发生交通事故可能会失去生命,这一时期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如何保护健康,避免意外发生。”

2024年7月31日,合肥市五十中学望岳校区学生走进安徽医科大学人体生命科学馆,透过千余件人体标本,认识生命本质。安徽日报/图

而对于到了青春期的孩子,他们会对生命的存在和凋亡开始产生思考和质疑,探索生命的意义在何处。“我们家长就很有必要去允许孩子表达对生命的各种疑问,有条件的话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钟慧补充道,青春期的孩子探讨生命的意义,求得结果不是最重要的,他们只是希望能自由地表达,因此家长的允许和支持十分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生命教育诚然重要,家长不应避讳,但也不能刻意为之。钟慧提醒,关于生命存在和消亡的问题,孩子一定会有一个阶段去思考,家长只需做与其年龄段匹配的引导即可。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徐琪琪 见习记者 张婉馨 张洪哲

编辑  崔恒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