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绩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大皖新闻记者带你抢先体验

大皖新闻讯 10月11日上午9点,随着首趟始发列车G9298次从宁国南站驶出,大约4小时后到达列车的终点站上海虹桥站,标志着宣绩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当日,大皖新闻记者登上了这趟首发列车。此次开通运营不仅意味着宣城市实现县县通高铁,宁国市迈入高铁时代;还打通了芜湖连接宣城、黄山的快速通道,改变了皖南地区的交通格局,让安徽南部地区真正拥有了“高铁大环线”。

记者体验 首发列车几乎满座

首发列车旅客展示车票报销凭证

当日早上,记者来到新建成的宁国南站,首发列车即将从这里发车。站内旅客众多,许多旅客特意前来体验这一历史时刻。工作人员在站台上精心设置了打卡点和拍照框,邀请乘坐首发列车的旅客共同拍照留念。

登上列车,记者看到首发列车几乎满座,车厢内点缀有挂饰、窗花、贴纸等各类装饰物,旅客在乘车过程中也能感受到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

记者了解到,这趟列车10日下午3时正式对外售票,1个小时左右,车票就已经全线售罄了。10月11日一大早,宁国市民彭先生就和朋友们来到了宁国南站,看看期盼已久的宁国高铁站。“首趟车车票太抢手了,没有买到。”彭先生笑着说,他很期待以后在宁国乘坐高铁出行。

彭先生告诉记者,退休后,他经常和朋友们外出旅游,以往会到宣城站或者绩溪北站乘坐高铁,现在宣绩高铁开通了,他已经和朋友们计划着新的旅行。

随着列车一路飞驰,车窗外,皖南山水如诗如画;车厢内,畲乡欢歌、皖南花鼓戏等文艺演出轮番上演,气氛热烈欢乐。程贻蕊是合肥客运段高铁二队的一名乘务员,家住宣城市宁国市,她参与了宣绩高铁开通前的准备工作。

铁路工作人员精心布置车厢

“每次回家,亲朋好友总是满怀期待地询问高铁的最新动态。”她激动地说,作为宁国人,对这条高铁的开通充满期待。她说,过去上学时,要先从宁国出发,经过宣城,再乘坐高铁前往合肥,单程至少需要三个小时。宣绩高铁的开通,极大地改善家乡人的出行体验,让生活更加便捷和幸福。

畲乡欢歌精彩上演

安徽省内有了第二条高铁环线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运输部工程师郭建斌介绍,宣绩高铁开通运营初期,铁路部门将按照日常线、高峰线安排旅客列车开行,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最高达26列,均为跨线列车。

开通运营现场

郭建斌说,铁路部门持续优化皖南地区列车开行方案,充分运用宣绩高铁开通新增通道能力,设计开行经宁蓉高铁、京港高铁、宁安高铁、池黄高铁、杭昌高铁、宣绩高铁、合杭高铁、合福高铁始发终到合肥南站的安徽省内第二条高铁环线列车产品(C3683/6次、C3685/4次)1对。

截至目前,长三角铁路已先后推出经京港高铁合安段、合福高铁、宁安高铁始发终到合肥南站的安徽省内首条高铁环线列车产品(以下简称小环线);连通长三角三省一市21座车站,单向行驶里程超过1200公里的“超级高铁环线”列车产品(以下简称大环线);围绕此次宣绩高铁开通,设计开行的高铁环线列车产品(以下简称中环线)。

郭建斌表示,通过充分发挥长三角铁路的路网规模优势,依次形成小环、中环、大环分级辐射、递进互补的一体化客运产品矩阵,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运力支撑、注入强劲动能。

宁国迈入“高铁时代”  谋划至临安城际铁路

宣绩高铁开通运营,宁国正式步入高铁时代。记者从宁国市发改委了解到,宁国市在推进宣绩高铁建设的同时就预留空间,为下一步积极谋划和推进宁国至临安城际铁路建设项目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实现打通宁国与浙江方向的铁路通道,更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宁国还同步启动皖赣铁路宁国城区段改建工程。据了解,皖赣铁路线由原来贯穿城市中心外迁至宁国市市区西侧绕行,城市空间规划将更加合理,大大提高区域间交通便利,对宁国市城市布局、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改善城市面貌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宁国是一座旅游城市。为此,宁国在高铁项目建设的同时启动了集公交车站、长途客运站、旅游集散中心、地下停车场及配套设施一体的站前广场基础设施建设,与高铁项目同时完工,同时投入使用。

安徽省实现打通“一条线”连起“一个圈”

宣绩高铁是继池黄高铁之后,我省年内开通运营的又一条高速铁路。线路北接已建宁安、商合杭高铁,拟建宁宣城际,南接已建杭黄、合福高铁,可打通南京都市圈及苏中地区经宣城、黄山至福州快速大通道,对促进长三角地区互联互通和对外联系具有重要作用。

“宣绩高铁开通前,宣城至黄山没有直达车次,马鞍山、芜湖至黄山需要绕经池州折返。”安徽省发改委铁建办副主任付佳佳表示,宣绩高铁运营后,将沟通商合杭高铁与合福高铁,形成马鞍山、芜湖、宣城至黄山城际快速通道,进一步完善皖东南铁路网布局。

宣绩高铁是构建“大黄山环线”重点项目。宣绩高铁与近年来开通的合安、商合杭、杭黄、昌景黄、池黄高铁衔接,构成合肥—芜湖—宣城—黄山—池州—安庆—合肥旅游环线,正式运营后,安徽省将实现打通“一条线”连起“一个圈”的区域联动效应,对进一步拉动大黄山区域经济发展,支撑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未来建设重点是在贯通国家干线、完善长三角地区及省内城际铁路网基础上,聚焦补网强链,着力加强线网互联互通水平,完善多层次轨道交通客运体系和提升铁路网货运能力。”付佳佳说,结合国家中长期铁路网和“十五五”铁路规划研究,谋划提出一批储备项目,2030年前拟新开工合肥一温州、合肥一安康(南信合段)、扬州—马鞍山、南京一宣城、阜阳一黄冈等重点项目。基本形成省内城市之间1小时,至长三角城市2小时,至中部地区城市3小时,至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及部分西部城市4小时通达的“1234”高铁出行圈。

大皖新闻记者 曹庆  刘旸

编辑 彭玲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