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如今,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热映,再次激活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记忆,也让蚌埠市固镇县刘集镇九湾的蛇年新春格外热闹。固镇当地已开展过多种以哪吒为主题的文旅体活动,包括与天津的哪吒文化交流,举办哪吒闹海文化研究与利用研讨会等。
曾来蚌埠固镇参加过研讨会的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华在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称,探寻各地哪吒文化的异同、各自的发展脉络以及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促进地域文化的特色发展。
安徽、天津“哪吒”文化血脉相连
哪吒闹海这一传说在固镇九湾世代流传,这里建有哪吒闹海非遗展览馆,以及很多以哪吒为主题的雕像和墙画,“哪吒”已成为当地独特的文化符号。
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2012年,哪吒闹海传说被列为天津市河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徽蚌埠市九湾的哪吒闹海传说也于2022年列入县级非遗。两地相隔千里哪吒文化是否有关联?
固镇当地“哪吒”邀你一起“闹”元宵活动(受访者供图)
谈及安徽蚌埠与天津的渊源,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华向记者介绍,明洪武年间,朱元璋派他的四子朱棣镇守北京,从安徽固镇一带带来了大量的安徽籍的士兵。靖难之役后公元1404年天津建卫,后来又设立了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这些人到了天津以后形成了天津早期移民的一个主体,经李世瑜、谭汝为等学者多方考证、科学比对得出结论,安徽固镇及其周边地区的方言是天津方言的母方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历史渊源使两地文化必然存在某种相关性,“而‘哪吒闹海’仅仅是两地文化上的契合点之一。”
九湾流传着哪吒闹海的传说
在赵华看来,哪吒闹海的关键情节便是”闹海”,而神话背后往往寄托的正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愿景。赵华告诉大皖新闻记者,古黄河曾数次改道,素称“一石水,六斗泥”(东汉桓谭《新论》)的滔滔黄河水携带大量泥沙奔流而下,在天津附近入海。在黄河泥沙的堆积之下海底逐渐露出,在天津地区形成了广袤的冲积平原;而蚌埠也地处黄泛区,《淮安府志》就记载:“每淮水盛时,西风激浪,白波如山,淮扬数百里中,公私惶惶,莫敢安枕者,数百年矣”,因此两地人民在历史上都曾因黄河改道而饱受水患侵扰。
而面对难以抗拒的自然灾害时,古人幻想出一种能够战胜灾害的超自然力量,以表达治水的美好愿望,两地人民也自然产生了渴望出现哪吒这样的传说人物的心理诉求。
电影热度带动文旅经济发展
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固镇哪吒邀您一起闹元宵”活动在固镇县刘集镇九湾举行。随着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大火,作为哪吒闹海传说地的九湾变成了热门打卡地。当天的闹元宵活动,通过“哪吒邀您看非遗”“哪吒邀您游故里”“哪吒邀您品美食”“哪吒邀您猜灯谜”等环节,为九湾再添一抹奇幻色彩,也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共庆传统佳节,现场感受神话文化与现代文旅融合的独特魅力。
九湾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受访者供图)
固镇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邱晨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当地群众对旅游开发呼声很高,前期已经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比如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哪吒闹海雕塑、九湾哪吒闹海展览馆、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调整九湾居土地利用规划等,为下一步旅游开发打下一定的基础。
邱晨光表示,会不断完善九湾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业态,同时串联固镇县知名景区如垓下遗址、谷阳城遗址公园,形成固镇文化历史旅游链条,加大哪吒闹海文化、垓下大汶口文化、楚汉战争文化等优质文旅资源的活化利用,深度开发旅游线路、文创产品、研学产品,让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
传承哪吒文化 切勿舍本逐末
研究哪吒闹海创作原型多年的蚌埠市政协文史委委员、固镇县人大办公室主任王中华通过查阅多地地方志及有关史料后发现,明成化年间的《中都志》是“哪吒闹海”故事创作的重要参考,“固镇九湾则极有可能是‘哪吒闹海’故事的创作原型地。”
王中华表示,如今固镇九湾已成热门打卡点,不仅丰富了文化旅游市场,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通过旅游的方式传承和弘扬了哪吒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实现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双赢。
固镇当地哪吒相关的文创产品
在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云飞看来,哪吒是传说中的人物,不存在具体的家乡,从《哪吒2》热映到探讨‘哪吒闹海’传说的起源地,都是对历史文化的追溯,也是对人文精神的建构,并且能让节日气氛更浓烈、有趣。
“在哪‘闹’的海并不重要,神话人物不同于真实的历史人物,神话故事也不同于历史事件。”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华对记者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具有唯一性、排他性,而在民间广为传颂的神话传说却可以是多元的、超地域的。”
赵华称,研究哪咤文化的意义在于挖掘其背后蕴含的精神内核,“哪吒闹海”是不畏强权、疾恶如仇的抗争故事,哪吒电影的火爆实际上是传统文化的回归,作为传统文化当中的代表性符号其在早些年的流行文化中也曾短暂沉寂,如今其内在美好的品质加之优秀电影制作的契机下,唤醒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而这正是当下各地文旅所需要重视的。
大皖新闻记者 孙召军 魏鑫鑫 摄影报道 实习生 王乐
编辑 彭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