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3月25日,第二届全国包公学术研讨会“包拯研究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论坛在合肥举行,来自全国高校、文史学界等领域的30余位专家学者云集安徽大学,就发掘传统文化宝藏、推进包公文化建设各抒己见。。
大咖云集弘扬包公文化
安徽包公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包公一生以 “清心直道” 为准则,不仅是个人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经典范本。
本次研讨会以 “包公研究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主题,汇聚学界精英的智慧与力量,进一步深化对包公精神内涵的阐释与挖掘,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生动的实践范例。
“我从包公家乡来”走遍神州
肥东作为包公桑梓地,也是包公文化的滥觞之地,始终传承着 “孝、廉、智、正、忠” 的精神基因。近年来,肥东县立足“世界包公、故里肥东”,在包公文化挖掘研究、传承弘扬方面积极探索。
肥东精心打造包公文化园,将其列入全县 “十三五” 十大标志性工程,集文化体验、廉政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使之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地标,让更多人有机会亲身感受包公文化的独特魅力。
包公故里文化园自去年3月开园以来,已接待约1850批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海内外团体参观学习,参观人数突破63万。目前文化园正在申请安徽省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廉洁文化的教育、示范、引领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以来,肥东县携手新安晚报、大皖新闻,开展了多次“我从包公家乡来”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获得了广泛关注,极大地提升了包公文化影响力。
包公文化旅游示范区瞄准4A
如今,占地地面积5.1公顷、总建筑面积约8500平方米的包公故里文化园,正在全景呈现包公“孝、廉、忠、直、智”的一生,成为中国首个互动体验情景式包公文化旅游园区,并致力于建设成国家级廉政教育培训基地,打造成乡村旅游目的地和文旅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样板点。
肥东还将高质量打造包公文化旅游示范区,计划综合包公故里文化园、岘山、包氏宗祠三个片区,打造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包公“源”文化旅游示范区,致力于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编辑 崔恒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