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主演魏瑜遥:严凤英大师抓住了永恒的“情”字

大皖新闻讯   4月5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纪念严凤英诞辰95周年系列演出三台大戏之一的《牛郎织女》上演。一级演员、导演魏瑜遥在演出中担纲《牛郎织女》中的织女角色,她接受大皖新闻的独家专访,分享了这部经典作品和演出心得。

严凤英《牛郎织女》剧照

众所周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是黄梅戏历史中影响力最大的三部电影,除《牛郎织女》外,其它两部都已搬上舞台,而由严凤英、黄宗毅主演的电影版《牛郎织女》仍是无法超越的巅峰之作,甚至一度无人能再演全本,严凤英塑造的织女形象深入人心,成为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2010年,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大胆设想用3D效果和舞台剧演出结合,开始打造青春版《牛郎织女》,一时颇受各界关注,那也是《牛郎织女》首次以黄梅戏舞台演出的全本形式亮相。

“这个舞台版本跟电影版是有一些改动的,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保留了经典的核心唱段,比如说空守云房,果然喜从天上降,到底人间欢乐多,还有三年日月浓如酒,这些核心的经典唱段是保留的,然后另外加了一些后来编曲的唱段。”魏瑜遥告诉记者,在排练过程中,保留的经典唱段,演员们会反复去看严凤英大师留下的那些宝贵的视频。“她当时是以一个什么样的心境去揣摩这样的一个角色?你比如说三年日夜,里面有一句‘花正红时寒风起’,就是每一次唱的时候,你都会想到严大师,想到严大师当年那种声泪俱下的场景,那个场景就会浮现在自己的眼前,在脑海里萦绕。”

《牛郎织女》在2010年之前是没有黄梅戏舞台版全本的,弥补这个空缺的舞台版本的《牛郎织女》,在魏瑜遥看来,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传帮带,“站在当下,看那个时候的那些作品,还是觉得很经典,就能体会到严老师在那个时候的艺术创作的价值。她塑造的织女形象,能够穿越时空,是因为她抓住了人类永恒的情感这个主题,对真挚的爱情的追求,对命运束缚的抗争,对自由光明的向往。就这些主题,在任何时代都能引起观众的强烈的共鸣,因为在任何时代,人都是向往真善美,真性情,是有一个情字在的。”

“而且在严凤英老师的电影视频里面,有很多动作——她第一部的电影是《天仙配》,你看她那时候的身段,后来慢慢到《女驸马》就更有辨识度了,再到《牛郎织女》,因为她是秉承着开放包容的艺术态度,去吸收去京剧、越剧,评剧各种兄弟剧种之长,才创造出很独特的那种黄梅戏的表演体系。”魏瑜遥告诉记者,自己会有和大师隔空对话的感觉,“其实在演出之前,在台旁边,在台上也是,默默的,心里面就是感觉跟着严大师在时空对话,心里面觉得就想跟她说——作为黄梅戏的后代的人,我们以这样的方式去纪念她。”

“说实话,现在每一次再看严凤英老师的电影和视频,她曾经唱的那些经典唱段,就是觉得这样的一位将生命献给黄梅戏的人民艺术家,用自己的一生创造了永恒的艺术,就像她说,美呀,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她唱的这种美,已经成为了中国戏曲艺术宝库中不朽的瑰宝。别人一提黄梅戏,每个人都知道严凤英大师。”魏瑜遥觉得,作为黄梅戏的后来人,大师是一个坐标,“我们一定要深深知道,传承严凤英大师的艺术遗产,不仅要完美呈现她的每一个唱腔,每一个身段,更要传承她对艺术的那种赤诚之心,对创新的不懈追求,让这种内在能量贯穿我们追寻大师开创的道路,让黄梅戏在新时代能够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大皖新闻记者 蒋楠楠 (配图由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  许大鹏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