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支持建设一批“单位内”“家门口”托育机构

大皖新闻讯 支持利用老旧厂房、桥下地下等打造品质消费新空间;对来省内开设首店、举办首演首秀活动等消费领域重大项目给予支持;支持建设一批“单位内”“家门口”“社区旁”托育机构……4月24日,记者从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发布会上了解到,《安徽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发布。

一季度安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8%

去年以来,国家聚焦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服务消费、创新消费场景等重点领域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体现出国家对提振消费、改善民生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促进消费摆在突出位置,2024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提振消费作为重中之重,推动一系列促消费扩内需政策落地显效。2024年安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 2.4万亿元,十八大以来年均增速10.8%、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从3.6%提高到5.0%。今年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8%、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居长三角第1位,消费已经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方案》在需求侧,着力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大力实施外来客源引留行动,全面激发消费需求;在供给侧,重点支持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大消费新场景培育力度,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消费新需求。同时,聚焦制约需求释放和供给创新的突出问题,实施限制措施清理优化行动,进一步提升大型活动审批效率,放宽城市商业外摆限制,完善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并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整合利用项目投资、财政投入、工会经费、消费帮扶等领域资金,推动财税、金融、产业、投资等方面政策联动发力,让政策真正从“纸上”落到“地上”。

对开设首店、举办首演首秀活动等重大项目给予支持

记者注意到,《方案》注重增收减负,着力提升消费能力。把推动老百姓增收减负摆在首要位置,一方面,通过实施岗位挖潜扩容、技能照亮前程、百万大学生兴皖、农村低收入人口提能增收等行动,促进城乡居民稳定增收;另一方面,通过加强老人、小孩、学生等重点群体社会保障,强化困难群体帮扶,切实减轻居民生活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把消费促进和消费帮扶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工作推进力度,支持打造线上线下综合平台,引导各类主体扩大脱贫地区农产品和文旅服务采购帮销,更好激发脱贫地区内生动力,实现增收与消费良性互动。

同时,主动顺应消费升级新趋势,引导首发经济、“人工智能+消费”、IP经济、户外运动等新兴消费加快发展,推动商贸零售、住宿餐饮、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焕新升级,对来省内开设首店、举办首演首秀活动、主办会展赛事和文化演艺活动、培育“皖美消费”新场景以及消费领域重大项目给予支持。

此外,还将建立消费新场景培育壮大机制,推出场景创新“揭榜攻关”清单、供需合作机会清单和要素资源供给清单,支持利用老旧厂房、桥下地下等打造品质消费新空间,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消费新需求。

支持建设一批“单位内”“家门口”“社区旁”托育机构

记者还注意到,《方案》坚持促消费和惠民生并重,聚焦“一老一小”,支持建设一批“单位内”“家门口”“社区旁”托育机构,推动托育服务与职工上下班时间衔接;加力推进适老化改造,丰富老年助餐、老年教育、银发旅游等供给。并聚焦“邻里和谐”,进一步完善社区居民服务网点,支持举办社区文化节、邻里运动会、村超村晚等活动。聚焦住房保障,增加“好房子”供给,大力推进“房票”等货币化安置方式。

在减少消费限制方面,放宽促销活动、社区集市等商业外摆限制,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位错时开放共享,减少对大众消费场所不必要的行政检查,让城市消费更有“烟火气”。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加快推进大型群众性活动审批许可“一件事”改革,压缩大型营业性演出审批时限,完善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激励机制。在改善消费环境方面,强化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监督,推进预付卡部门联合监管,做好大型活动公共交通运力保障。

同时,财政政策发力,一方面通过财政补贴等手段,对重点消费品类给予补贴,如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激发居民消费意愿。另一方面,加大财政资金在消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创新消费场景。金融政策助力,鼓励金融机构积极优化信贷服务,面向消费者,适度提高个贷额度、延长贷款期限,探索开发放心消费保险、无理由退换货服务保险,免除消费后顾之忧。面向企业,设立消费类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保障消费金融服务链条畅通。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实习生 张亚丽

编辑 何钱源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