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萝卜招标”、遏制“人情分”……安徽深入推进市场化营商环境建设

大皖新闻讯  2024年,安徽全省经营主体总量达831.55万户、同比增长3.73%;2025年以来,全省企业信用指数连续2个月位居全国第一……4月29日下午,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创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深入推进市场化营商环境建设”新闻发布会,就相关情况进行了通报。

企业信用指数连续2个月全国第一

近年来,安徽加快建设竞争有序的一流市场环境,取得了较为显著的阶段性成效。

2024年,全省经营主体总量达831.55万户、同比增长3.73%;今年以来,全省企业信用指数连续2个月位居全国第一。同时,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坚持双重审查机制,2024年对6563份政策措施进行增量审查、对17476份政策措施进行存量清理,有效防止和纠正了行政权力的滥用。

在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质效持续提升方面,连续3年组织开展专利、商标、地理标志行政保护专项行动,全省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6.86万件,同比增长28.1%、超全国平均增幅10个百分点。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629.37亿元,居全国第4位。

采购网中小企业搭建服务专区

今年,安徽将强化市场基础制度创新,进一步提升经营主体获得感。

深化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改革,优化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自然人无违法违规信息核查“一件事”办事流程和系统功能。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和金融机构入驻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安徽),全年服务覆盖范围扩大30%,创新产品增加30个、融资规模增长30%。

同时,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落实预留份额、评审报价优惠扣除等举措,将超过400万元的工程采购项目中适宜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由30%以上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在安徽省政府采购网搭建中小企业服务专区,督促采购人依法及时公开各类政府采购信息,对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项目,在采购意向公开中予以特别说明,方便中小企业获得政府采购信息等。

着力解决“萝卜招标”等问题

据悉,我省将推动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进一步提升实体经济运行质效。

在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方面,研究制定《安徽省线性基础设施交叉穿越协同机制》,协调解决交通、水利、油气管网、电力电网等线性基础设施交叉穿越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各类基础设施高标准联通。

物流支撑方面,推动国家物流枢纽加强跨区域合作共建,支持合肥、芜湖等有条件的市谋划创建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实现从“单打独斗”向“抱团联合”转变,持续提升枢纽能级。

公共资源交易方面,我省计划推动招标文件合规检测、招标文件智能生成、投标文件多模态雷达监测、AI“类人”评审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跨区域、跨行业运用,着力解决“萝卜招标”、围标串标、评标不公等突出问题。

同时,优化专家管理服务机制,推行“打分监测+电子横向暗标评审”,推进跨省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开展省内“双盲”远程异地评标,实现随机抽取专家、匹配工位,评标前项目单位不知专家在何地评标,专家和交易中心不知评何项目,有效遏制“专家小圈子”“人情分”等现象。

大皖新闻记者 姚一鸣

编辑  许正文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