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降本增效,安徽14座船闸已纳入“最强大脑”

大皖新闻讯  为了全面提高通航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升全省航道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安徽港航建成全国首个省级跨流域多航道船闸联合运行调度中心,实现所属船闸统一调度、集中管理的一体化运行模式,被称为最强“船闸智慧大脑”。5月9日,大皖新闻记者现场采访了解到,目前长江流域合裕航道和水阳江航道、淮河流域淮河航道、沙颍河航道、沱浍河航道等多条航道11处14座船闸已经纳入“最强大脑”运行。

船只通过巢湖船闸

14座船闸已纳入“最强大脑”

安徽省港航集团于2024年8月正式成立船闸联合运行调度中心,整合集团所属11处14座船闸资源,创新构建“一体化”运行调度模式,实现船闸运行管理的降本增效。

安徽港航船闸联合运行调度中心大屏

目前,联调中心已经整合全省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的多条航道的14座船闸系统及资源,通过开发船闸总调度控制系统平台及AI,打造最强“船闸智慧大脑”, 实现统一报到审核、 统一调度控制、统一信息服务、统一集中管理。

走进安徽港航船闸联合运行调度中心,偌大的显示屏上,所有船闸运营情况、过闸动态、上下游水位数据等各种信息“一网打尽”。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调度中心已经实现裕溪双线船闸、巢湖复线船闸、水阳江船闸、颍上船闸等11处14座船闸的远程统一集中调度指挥,通过大屏可以明确地看到各个船闸的位置、船舶待闸及过闸情况,并操控所属船闸统一集中运营。

调度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忙碌

联合运行调度模式助力降本增效

据了解,这个安徽船闸最强“大脑”在今年3月26日正式投入运行。截至目前,船闸联合运行调度中心已累计远程开放8732闸次,过闸船舶3.08万艘,船舶通过量5438.69万吨,货物通过量4182.05万吨。

“目前,联调中心已经实现了对所属船闸的远程集中控制,通过统一集中办公,实现了人工和运营成本的显著节约。”安徽港航船闸联合运行调度中心主任张伟告诉记者,调度中心运营后,优化了船闸现地人员配备,提升了船闸人力资源流动性,降低了人工成本。船闸联合运行调度运行,平均每年约减少人工成本近2000万元,节约建设运行成本3000余万元。

安徽船闸管理水平跃居全国领先

作为安徽船闸运行的“最强大脑”,联调中心不仅节约成本,还解决了不同航道船闸间调度、衔接不顺,信息交互不畅等问题,大幅提升全省干线航道网船闸运行调度的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和协同化水平,实现船闸运行调度管理“一张图”、船舶过闸“一站通”,助力全省智慧航道、智慧船闸建设迈上新台阶。

“船闸联合调度正式运行,标志着智慧船闸建设取得成功。”安徽港航集团省港投公司副总经理徐世俊说,安徽的船闸管理技术水平从跟跑、学习到全国领先,为全国内河航运发展提供了创新案例。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江振焕  摄影报道

编辑  许大鹏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