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爸妈食堂”让农村留守老人有了“新家”

大皖新闻讯 乡村留守老人的就餐问题经常牵动着在外子女的心。如今,在池州市青阳县多个乡镇,运营数年的“爸妈食堂”解决了不少在外子女的担忧。大皖新闻记者从青阳县有关部门获悉,自2021年5月开办以来,“爸妈食堂”累计免费供餐超230万份,惠及当地及周边1300余位老人;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当地已形成一套具备自我造血功能、可持续发展的完善运行机制。

一顿热饭让乡村留守老人欢聚一堂

“儿子在外地工作,只要家里没什么重要的事,我和老伴平时中午和晚上都会来这个食堂吃饭,不但能免费吃饭,还能和其他老人在一起开心地聊聊天。”5月13日上午11时不到,池州市青阳县庙前镇星星村“爸妈食堂”内,星星村杜村组77岁的赵烈东夫妇和其他老人坐在餐桌前,边聊天边等待开餐。据赵烈东介绍,他和老伴已在这个食堂吃了近三年。

大皖新闻记者现场采访时发现,当天中午,陆续有二十多位老人来到星星村“爸妈食堂”就餐;还有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在提前报备的前提下,委托周边邻居或近亲属代领中餐。“热乎乎的饭菜质量不错,每天都是一荤两素、三菜一汤,看起来也干净卫生。”现场多位老人表示,“对我们老人来说,这确实是件好事,要感谢他们。”

正在食堂义务值勤的青阳县向日葵爱心协会庙前工作站副站长吴丰先告诉记者,四年前,由协会牵头运营的星星村“爸妈食堂”正式运行,从最初的一两位村民到如今的几十位村民前来就餐,该食堂正受到更多留守老人的欢迎,“场地是村里以前弃用的礼堂改的,水电费由村里支持解决,我们负责供餐。”

“开饭时,工作站的志愿者们会排班到现场维持秩序,引导老人们有序打饭。”吴丰先介绍,前来就餐的都是此前报名、并由当地村里审核推荐的留守老人。“主要是子女在外的或其他符合条件的留守老人;对于一些行动不便或临时身体不适的老人,在提前招呼后,我们会让其周边邻居或其他近亲属带饭过去。”

互助分享在“爸妈食堂”蔚然成风

“5月9日,王德权捐韭菜9斤;5月13日,赵烈东捐包菜28斤……”采访过程中,78岁的庙前镇星星村村民汪建明正在食堂内的小黑板上补充登记村民这两天捐献的蔬菜等物资。汪建明告诉大皖新闻记者,在食堂就餐的村民们平时大多会将自有的蔬菜、大米、食用油、肉类等捐献给食堂,“这已经成了大家的自觉,只要有能力的都会这样做。”

一些老人的子女逢年过节回村时也会量力向食堂捐献资金。赵烈东夫妇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期间,他儿子给食堂捐了500元。“一些有爱心、有能力的子女回来时会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捐献资金,有的多、有的少。这也可以为食堂减轻一些经费压力。”负责登记工作的汪建明告诉记者。

“这些老人年纪大了有时不想烧饭,来这里不仅能免费定时吃饭,还能在一起聊聊天,这对他们来说更开心。”吴丰先介绍,不仅如此,“爸妈食堂”还成为老人们邻里守望、抱团取暖的地方,“有时身体不舒服或有什么小毛病,老人在家时可能没人诉说,但在这里能和其他人交流,有时也告诉我们,我们会引导他们及时处理。”

除了让老人们吃饱热饭,志愿者们还会为阿尔茨海默症老人制定手口操,用颜色分区刺激记忆,帮助他们恢复;逢年过节,食堂还会举办端午裹粽、冬至包饺、集体庆生等各种仪式。为了让留守老人更好地与家人构建亲情纽带,志愿者们还协助建立了20个“云监护”微信群,经常上传餐食影像和老人状态,让千余名在外务工子女实现“远程尽孝”。

希望未来能造福更多的留守老人

“几年前我们在爱心走访中发现,一些独居老人因行动不畅,自己做饭很不方便,导致营养不均衡。这刺痛了很多志愿者的心。”青阳县向日葵爱心协会理事长郑祖国介绍,“让每位老人都能吃上热饭”的朴素愿望,最终催生了“爸妈食堂”这个农村留守老人助餐项目,“这么大的规模在全省是很少见的。”

郑祖国介绍,2021年5月,两家“爸妈食堂”在青阳县杜村乡开办,之后,“爸妈食堂”在各地镇村的支持下逐渐发展起来。截至目前,在池州青阳全县以及九华山和贵池区已成功开办了20家,每天为1300余位留守老人提供中餐和晚餐免费就餐服务。“主要针对的是60岁以上的空巢、失独低保等四类老人。经当地村委会审核推荐后,我们提供免费供餐服务。”

记者获悉,青阳县以“爸妈食堂”为支点,已构建起了政府、社会、家庭、老人四方共治的公益生态,并独创了“七维供给”模式——政府补、社会捐、乡贤助、企业供、老人献、志愿帮、公益创,实现年均200万元的自我造血能力。此外,目前“爸妈食堂”已从单一助餐点进化成乡村治理创新平台:老人们在用餐间隙可讨论村务;还能联合公安、司法开展“餐桌普法”,用通俗易懂的方言揭露诈骗套路……

据介绍,自2021年5月开办以来,“爸妈食堂”已累计供餐超230万份,惠及1300余位老人。“通过不断摸索创新,‘爸妈食堂’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且具备较强的自我造血功能、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完善运行机制,在乡村社会治理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关注及指导力度,让其造福更多的留守老人,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青阳县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皖新闻记者 朱春友 殷平 (图片由董文芊摄)

编辑 王翠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