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江济淮工程开展第二次调水 助力河南抗旱

大皖新闻讯   5月21日晚,引江济淮工程开展第二次跨省调水行动,计划向河南省输送200万立方米长江水。这是继今年3月首次调水200万立方米后,皖豫两省再度携手,以科学调度破解水资源困局,为豫东地区农业灌溉、生态补水及居民用水提供坚实保障。

引江济淮工程

四级泵站接力   “长江水”润泽豫东

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调度运营中心杨明明介绍,此次调水延续“长江水北上”的路径:长江水经引江济巢段、江淮沟通段和江水北送段,通过阚疃南站、西淝河北站、朱集泵站和龙德站四级梯级泵站逐级提水,最终由龙德泵站持续运行58小时,将汩汩清水注入河南。

“今年3月以来开展首次调水,目前已完成200万立方米长江水调入河南省,此次开展的第二次调水,调水目标是200万立方米。”杨明明说,“这是引江济淮工程再次参与河南省抗旱。主要是为豫东地区农业灌溉、生态补水及居民用水提供保障。

引江济淮工程作为安徽省基础设施建设“一号工程”,被称为安徽版“南水北调”。自引江济淮工程全线通水以来,这条“南北水脉”已逐步成为皖豫两省协同抗旱的“生命线”。首次调水有效缓解了豫东地区因持续少雨导致的农田干涸、水库见底等问题,而此次二次调水将进一步巩固抗旱成果,为夏种关键期提供“及时雨”。

国家水网显担当  跨省协作筑屏障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惠及河南省豫东地区周口、商丘2市9县(区),主要提供农田灌溉、生活及工业用水等。据介绍,2024年以来,随着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的基本建成,根据河南省要求,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多次向河南省供水,总供水量约1400万立方米。

“今年以来向河南省调水,有效缓解当地因持续少雨导致的旱情。”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调水是引江济淮工程发挥跨流域水资源配置功能的重要举措,为豫东地区农业灌溉、生态补水及居民用水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次调水是对区域水资源联合调度机制的一次重要实践。”该负责人表示,引江济淮工程不仅是安徽省内水资源调配的关键项目,还承担着皖豫两省协同抗旱的跨省支援功能。此次调水体现了国家水网工程在应对极端气候中的重要作用,也为未来区域水资源联合调度积累了经验。

工程全力保障皖北地区抗旱保种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我省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少,面对逐步显现的旱情,引江济淮工程发挥重大工程应急功能和水源保障作用,及时启动调水预案,全力以赴保障皖北地区抗旱保种,最大限度减轻干旱影响。

引江济淮工程利用菜子湖线路引调长江水,通过派河口泵站、蜀山泵站,经东淝闸向淮河干流调水1.18亿立方米,有效缓解淮河干流、西淝河沿线相关市、县(区)夏种抗旱及生产生活用水紧张。

当前,正值农作物生产灌溉关键时期,工程沿线用水需求仍在持续增长,省引江济淮集团公司将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科学做好调水工作,保障工程全线供水安全、防洪安全和工程安全。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编辑  张大为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