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古城:千年文脉“活”起来 文旅融合“火”出圈

大皖新闻讯   盛夏季节,淮北市濉溪古城迎来了山东、江苏安徽三省游客前来避暑休闲,曾经沉寂的古城“活”起来了!近日,大皖新闻记者来到这里,探寻这座皖北古城“火”起来的奥秘!

现场见闻:石板街巷里的“新旧对话”

夜幕降临,商家营业的灯光映在濉溪古城泛光的石板路上,被游客踩成清脆的乐章;平安里巷口,一个个非遗商品摊点,引得游客欣赏选购,让曾经沉寂的古城洋溢着浓浓“烟火气”;古城门外,一群年轻人正在古香古色的城门前开直播、演唱流行乐曲;地方特色小吃店里,游客品尝着夜宵,欣赏着老电影;乾隆湖畔,休闲避暑的游客与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构成一幅“古今交响”的画面。

石板街上的“禁止推车”古字

“过去这里的老房子漏雨,年轻人往外跑;现在石板街成了‘网红’街,就连电影明星也来这里游玩!”一家汤圆店里,服务员指着墙上的明星导演照片,向大皖新闻记者讲述多位明星来此游玩的场景。

“十几年前,这里还是前街后坊;老城经过修缮,现在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更加的古色古香了!”当地居民蔡艳丽特意带着两位从外地返乡探亲的姐姐游古城,她认为焕然一新的濉溪古城已经成为值得炫耀的风景:“修缮过的老街,依然由青石板铺就,两旁的建筑多为古色古香的木质结构,显示出历史的痕迹,虽然依旧有店铺经营,但与过去相比,商业种类活动和规模发生了变化,但也广受人们的喜爱,如今的石板街已被打造成以文化旅游、休闲为目的的好去处,再现当年“口子不集—常市”的繁荣景象!”

从他乡回到故乡,蔡艳丽的姐姐蔡红莉特别想来童年记忆里故地重游。在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蔡红莉发出了一段散文诗感悟:“步入濉溪古城,脚下百年石板被岁月磨得温润,像一页翻动的青史。傍晚灯火爬上石板铺成门楼,听着游玩古城人的笑声吆喝声混着煎包香,把旧日市井蒸腾得热气腾腾。我低头望见古城美轮美奂灯笼与霓虹交织,仿佛一瞬穿越,又分明置身此刻。夕阳西下,人间烟火。风掠过古城的灯笼,古城的呼吸仍缓慢而悠长,让人心里生出柔软的回声,完成了历史的跨越和古今的对白。”

蔡红莉姐妹在石板街拍照留念

据介绍,2021年开城以来,这座皖北古城以“修旧如旧、活化利用”为魂,让沉寂的明清老街重焕生机——全年200万人次客流、非遗展演常态化、二期水街开业即爆满,交出了一份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焕新答卷”。

古城焕新:“三脉”融合,唤醒古城生命力

濉溪古城的焕新,绝非简单的“旧房翻修”。其核心在于打通城市“城脉、商脉、文脉”的闭环:

以“城脉”筑基。濉溪古城依托“一街八巷”明清格局,采用“微改造”手法:石板街保留原貌,却暗藏现代化排水系统;破败的当铺变身为非遗体验馆,老粮仓改造成精品民宿。

改造不是推翻重建,而是让历史自己“开口说话”。

“您看这凸凹不平的碎石块儿,就是濉溪人当年抗击日本鬼子的历史见证。”濉溪古城工作人员介绍,“日本鬼子当年攻占了濉溪后,在濉溪城内投放了燃烧弹,房屋被烧。恰好天降大雨,被烧热的青石板被雨水冲刷后,坚硬的石板龟裂成让人心痛的碎石块儿。”

“古城焕新的最初方案:是在这些碎石块上铺块玻璃,但最终被否了!”濉溪古城工作人员说道:“我们就是要让这条石板街会‘开口说话’,让游客在踏上石板街时,让思绪可以穿越到从前!”

以“商脉”活血,是濉溪古城焕新的又一秘诀。古城重视项目的运营宣传,通过“节庆引流+常态运营”的方式,实现“文化流量”变“经济增量”。2022年虎年春节为古城重新开放后的第一个春节,以年味回归为宣传,以“古城辞旧岁 品味中国年”为主题,组织特色的春节活动,7天假期共接待游客约40万,央视直播报道近30分钟。2023年4月27日,项目二期正式对外开放,开放五天,客流超过25万人次。

以“文脉”铸魂。濉溪古城作为皖北首个院落式情景消费体验区,以酒文化为线索,集吃喝玩乐游购娱为一体;以苏鲁豫皖城市为依托,打造城市短途旅游目的地,是一个酒香四溢、百态云集、市声若潮、时尚自然的沉浸式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区。“非遗不是摆在玻璃柜里的标本,而是可参与、可带走的体验。”濉溪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深度思考:古城焕新的“破”与“立”

濉溪的实践,为中小城市古城开发提供了启示:

破“同质化”,立“在地性”。区别于商业化古镇模板,濉溪紧扣“皖北酒乡”特色,复原古法酿酒工坊,开发“濉溪味道”土特产礼盒,让游客记住“独一无二的濉溪”。

破“静态保护”,立“活态传承”。古城将非遗与旅游、教育、体育跨界融合:水上运动赛事吸引年轻群体,非遗研学留住亲子客群,红色展览服务党建团建。这种“文化+”生态,让传统真正“用”起来。

破“短期流量”,立“长效运营”。成立专业运营公司,通过灯光展、书画赛等活动持续造势;商户采取“前店后坊”模式,确保“常来常新”。

站在乾隆湖拱桥上远眺,明清建筑与水上赛道相映成趣。这座曾因运河兴衰而浮沉的古城,正以文旅融合为笔,书写着新时代的繁华篇章。正如一位游客留言:“这里看得见历史,摸得着当下,也遇得到未来。”

大皖新闻记者 张洪金

编辑  许大鹏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