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我校获批市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2018年暑假刚刚开始,陈忠好校长的一条报喜短信,瞬间在合肥一六八新桥学校教师QQ群里激荡起阵阵欣喜的涟漪。“厉害了,我们的学校!”连前几日才加盟的新老师们亦倍感荣耀。
合肥一六八新桥学校荣获“首批合肥市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荣誉称号,是继获得2017年合肥经开区“戏曲进校园”汇报演出京剧联唱二等奖、2018年合肥市优秀学生戏曲社团之后,新桥人在传承中华国粹京剧文化历程中的第三次华丽转身,承载着全校师生的殷殷期盼。
据悉,陈忠好校长一直为新桥学子们的艺术素养提升工程思索着。合肥一六八新桥学校建校之初,就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作为学校重点工作之一,纳入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建设,写进《办一所有梦想的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2017年5月,一次“戏曲进校园”讲座,让新桥学子对中国戏曲萌发了浓浓的兴趣。7月1日,新校区启用,学校有了专门的音乐和舞蹈教室,自此,丰富多样的艺术课程便在一六八新桥的校园里纷纷呈现,尤其是“京剧暮韵”课程,每周一、三、五下午放学前十分钟,全校学生集体唱京剧。学校还将音乐课与戏曲课融合,开设“音乐与戏曲欣赏”课,其中,学唱内容源自于平时的戏曲课堂,即校内音乐老师的日常教学。
陈校长与排练的孩子们聊天
“孩子们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专业老师,可以从外面请进来专业老师;我们的老师不会,可以边学边教。”面对“小戏迷”们渴望的眼神,陈校长这样说道。2017年9月,新桥学校在没有专业戏曲老师的情况下,成立了“嘻戏乐曲”戏曲社团,并对此社团在硬件设备和软件排练上都给予充分的支持。在小学部主任耿杨的积极协调下,学校从徽京剧院聘请专业老师每周来校一次,对戏曲社团的孩子们进行专业辅导,学校三位音乐教师也跟着孩子们一起学习。
京剧暮韵
“嘻戏乐曲”社团老师常常牺牲周末假期,加班加点带学生排练。在备战经开区戏曲比赛的日子里,郑皖艳、胡娜两位老师为学生缝制戏曲服装和鞋帽。孩子们每天也是早早来到排练厅,每一个角色每天坚持背戏,小武生练打把,没有一人迟到过。
2017年戏曲进校园讲座角色体验
陈忠好校长以身示范,将学校“至善”文化落实在方方面面,包括排练的师生。他常常亲自来到排练场地,为孩子和老师们带来关怀和温暖,与孩子们聊天,鼓励新桥“美善”娃娃们从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余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