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吕大:我父亲今天凌晨走了,请两天假,望您批准”。
——2月6日7:02,宁国市公安局交管大队大队长吕松接到同事方明媚泣不成声的电话。而就在前一天的下午,她还匆匆奔忙在防控“疫”线,为各个执勤点增补防疫保障物资……
去年12月19日,方明媚的父亲在上海的医院做了心脏手术,她的丈夫也是一名民警,坚守在岗位上。返回工作单位,她显得十分疲惫且忧虑,“父亲七十多了,这样大的手术,最怕就是术后并发症”。
谁曾想,疫情突发让方明媚在家事的烦忧中又添了一份工作上的焦虑。作为“外防输入”的卡口主力军,宁国市公安局交管大队毫无悬念地冲在了防疫的最前线。大队200多名一线人员的后勤保障和物资供应,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方明媚和综合信息室同事们的肩上。
“要买就早买,不然不好买”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场形势严峻、充满危险的防疫阻击战,对宁国市公安局交管大队的后勤保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边是老父亲病中需要陪伴照料,一边是特殊时期繁重琐碎的后勤保障工作,身为一名党员和综合信息室的负责人,方明媚毅然决然地打消了请假的念头,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岗位职责之中——因为她明白,在这个特别困难的时刻,大队两百多名战友的执勤安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最高效的后勤保障。
1月23日是大年三十的前一天,宁国市公安局下发了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正在医院照顾父亲的方明媚立即返回单位,主动承担起防疫物资准备工作。“要买就早买,不然不好买”,凭着职业敏感,当天下午她就多方奔走,到各药店、超市购买了2200个口罩,多件消毒液、高浓度酒精、洗手液、200双手套等防疫用品,为防控一线交管民警、辅警的安全提供了强力保障。
“让每只口罩的去向都可以查到”
为了保障所有执勤民警、辅警的安全,方明媚坚持做到对同事们防疫用品的配备情况了然于心。从工作一开始,她就明确了后勤保障计划,各执勤点要多少物资、车辆、装备,留守人员的口罩、防疫消毒的用度,包括社会爱心人士的捐赠,她都建立了台账。
随着执勤力量投入数的增加,后勤保障工作量也持续增加,为了保证一线执勤防疫物资正常到位、到人,方明媚经过多方辗转联系,托人从南通紧急调配物资。1月27日中午,装着医用口罩、体温计、防护服、防寒反光手套及清毒液等物资的车顺利到达,她立即赶到高速出口接收,一一清点、现场登记造册,当天下午就配发到所有执勤点,极大缓解了战友们防护用品不足的问题。
“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守护他人。”
为了让后勤保障工作走在前头,方明媚每天都要到一线,了解保障情况,每次都不忘提醒战友们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她发现有的执勤点设置时,拦车安全距离不足,是因为反光锥不够,路面中队又不忍心麻烦后勤的同事,她立即提醒路面执勤人员按规范落实,并迅速调派反光锥增补;方明媚发现各个高速出入口夜间就是“风洞”,就在微信群中叮嘱夜班的战友,不要因为白天天气热就大意,一定要带上防寒服和防寒手套。
为了做好单位自我防疫工作,方明媚每天都和同事通过各种途径,汲取好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建立了从内部工作人员检查、来访人员登记排查、食堂分餐、办公场所消杀等一整套防护制度。她还创建了每日工作提醒单,及时总结各方好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在大队微信群中推送提示。
一次次充满干货的温馨提示,一桩桩恰到好处的落地实事,方明媚将防疫期间的后勤保障做得无微不至,滴水不漏,为一线执勤工作提供了最及时、最安全、最暖心的后盾。她在实践中创造和总结的“早采购、早计划、早提醒、早改进”的“四早工作法”,得到了全队上下的一致认可和交口称赞,极大地彰显了警保工作“后勤变前勤”的创新理念……
父亲走了,防疫工作还在继续,战“疫”保障同样不能停歇。带着深深的悲伤和愧疚,方明媚简单料理好父亲的后事,又继续投入繁忙的防疫工作中……刘兴中 彭晨东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曹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