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步履坚实脱贫路 共看喜色满杨园——淮南市贺疃镇杨园村脱贫攻坚综述

杨园村是淮南市潘集区贺疃镇4个贫困村之一,共3个自然庄7个村民组,391户1572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31户78人,经贫困人口动态调整,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9户96人。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贺疃镇杨园村把脱贫攻坚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系列决策部署,强化措施、精准发力、奋发作为,于2017年底“出列”,实现贫困村摘帽;随着2019年脱贫1户4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回望走过的脱贫攻坚之路,杨园村步履铿锵、坚定有力......

铸牢“主心骨”,打造能战善战的战斗堡垒

越是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关键时刻,越需要凝聚共识,汇聚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只有干部带好头、群众跟着走,才能有效推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特别要建强基层党支部。基层党组织位于脱贫攻坚最前沿,在脱贫攻坚中承担着重要责任。杨园村从建强党组织入手,在促进党员作用发挥上发力,积极打造一支贴近贫困群众、作风强劲的党员队伍。

配齐配强两委班子。扶贫攻坚道路需紧紧依靠村党组织,借助村“两委”班子打通扶贫工作的“奇经八脉”,着力抓好建强基层组织建设, 推动精准扶贫,办好惠民实事。如今的杨园村两委班子6人,党支部书记黄广梅是一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女干部,在她的带领下,杨园村支两委凝聚力、战斗力比以前更加强大。两委班子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紧紧围绕脱贫目标,切实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功夫,聚焦扶贫对象、细化扶贫措施、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把握特色产业、就业帮扶、教育助学、危房改造、低保托底等脱贫路径,撸起袖子、真抓实干,奋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工作成绩。

选调选派扶贫队伍。接照“派最能打仗的人”要求,2017年,组织部择优选派由省勘探一队党委副书记刘长城带队的三名同志组成扶贫工作队,入驻杨园村开展为期三年的扶贫工作。几年来,驻村扶贫工作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按照全区扶贫攻坚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工作队认真履职,扎根贫困村,团结村支“两委”一班人,全身心投入杨园村的扶贫攻坚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村扶贫工作的阶段性目标任务。三年来共落实单位到位帮扶资金29.68万元,实施帮扶项目5个,落实健康扶贫大型义诊4.48万元,帮助贫困户修缮房屋0.8万元。其中副队长王军因工作能力突出,先后被评为2018年度“潘集好人”、2019年度潘集区“最美扶贫人”荣誉称号,受到市、区新闻媒体专访,个人先进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

抓紧抓好党员教育。党员要带领贫困户脱贫,自身的本领就要过得硬。杨园村党支部班子通过不断强化学习教育,使村两委成员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宗旨意识不断增强,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中得以发动、带领更多杨园村党员参与其中。利用“三会一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扶贫夜校等方式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党规党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重要讲话精神。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刘长城积极履行上党课职责,定期为杨园村党员上党课。积极组织党员参加各类实践活动,结合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组织党员到贫困户家中打扫卫生;结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集中党员到凤台县抗日民主纪念碑缅怀革命先烈,回顾初心使命,结合中秋、春节等重大节日开展困难党员慰问等。理论学习+实践活动的双重教育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杨园村党员活跃度、参与度较以往大大提高。

做优做实结对共建。为激发杨园村党支部建设工作活力,提升杨园村支部的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2019年8月,杨园村党支部与扶贫帮扶单位省勘探一队政工党支部与开展了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帮扶单位40名党员与杨园村40名党员进行了“一对一”结对。帮扶单位经常性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杨园村开展调研,帮助工作。两家单位的党员干部通过“一对一”交流的方式及时沟通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剖析原因、制定对策,不仅有效缓解了杨园村支部工作压力,也提升了帮扶单位党员的基层工作能力,深受广大党员好评。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杨园村两委与驻村扶贫工作队将继续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团结带领杨园村广大党员群众,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奋斗。

打好“组合拳”,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基础设施是基本民生保障、是发展产业的先决条件、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平台。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人居环境的改善是贫困地区彻底脱贫的基础性条件,是关系到人的生存生活质量和发展质量的关键性要素,也是使贫困地区稳定脱贫、不再返贫的重要保障。

曾经的杨园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村村通公路尚未全部铺设;村里沟渠淤塞严重,道路无亮化工程;公共服务水平较低,村部卫生室长期闲置,村内未接通自来水......村民们对村里的生活现状不满意,年轻人也不愿意在村里呆。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密切配合,从一件件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做起,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和真真切切的让杨园村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

要想富、先修路。投入扶贫及财政专项资金145.8万元先后修建环矿路、杨园路等6条道路及前王桥东湖桥,共2949米,“村村通”工作薄弱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如今的杨园村、道路洁净平坦,笔直畅通。2020年6月,在2017、2018年建设95盏太阳能路灯的基础上,村里又落实4.4万元帮扶资金,建设22盏太阳能路灯,进一步提升了道路亮化水平。

精准扶贫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杨园村积极争取资金,新建村部300平方米,内部设有综合服务大厅80平方米,可以提供医保缴费、生育证办理等一站式服务,实现“零隔阂”服务;村部内还开设了农家书屋、村民活动室、学习讲堂,户外活动建设广场3处,安装运动器材12件,全面满足村民对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提升村民整体素质与生活幸福指数。

安全饮水是基本要求。杨园村坚持问题导向,精准综合施策,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经过布线、埋设水管、安装水龙头、水表等施工程序,把自来水免费接入贫困户家中,确保贫困户“安全饮水”达标。2019年杨园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部得到有效解决,确保高质量脱贫摘帽。

加快沟渠项目建设。沟渠是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基础要素之一,杨园村先后投入84万元财政资金新建1200米水利渠,改善农业灌溉条件,方便群众生产耕种。村两委还组织发动本村党员、发展对象、积极分子、热心群众对各自负责的各渠道、灌溉水渠进行清淤、整修,为开展农业生产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全面推进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在健康脱贫工作中,村级卫生室因其特殊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开展健康扶贫的主阵地。杨园村大力开展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建设,建设标准化村级卫生室1处,诊疗室、康复室、宣教室独立分区,常用药物配备齐全,配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实现了不出村即可享受专业优质医疗服务,进一步增强了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能力,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就医,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为健康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打好了基础和阵地。

2019年杨园村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率先通过区、镇验收,镇扶贫办选择在杨园村召开现场会,并以杨园村作为贺疃镇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典型,在全镇14个村推广实施。

身边的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好,贫困户的心也更加敞亮,心气儿比以前更足了。

畅通“动力源”,积极拓宽脱贫攻坚渠道

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要保证贫困户顺利脱贫,就必须解决好贫困户收入来源问。要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就要保证我们的扶贫工作经得起检验,受得了考验,必须将各项脱贫政策真正落实到位。

脱贫攻坚需建强产业,“输血”、“造血”齐发力,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如果只靠政策“输血”,精准脱贫的任务很难完成,即便靠政策脱了贫,返贫的概率也较大。脱贫攻坚要谋长远,对于贫困人口集中的乡村,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建强产业上。

杨园村从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脱贫攻坚各项政策要求着手,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推动产业发展,在做到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的同时,有效保障了贫困户的“钱袋子”。

为推动产业扶贫真正落实,杨园村积极鼓励贫困户以自有要素参与企业发展,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发展产业,并完善项目库,2017年以来,利用产业扶贫资金240.15万元实施到村到户产业项目,其中60.15万元实施到户产业项目64个,实现贫困户产业扶贫全覆盖。

2017年以来,杨园村共实施到村产业项目6个,投资180万元。现有60千瓦村级集体光伏电站2座;投资15万元参与德荣养殖公司发展养殖小区,年收益1.05万元;投资20万元参与许家岗专业种植合作社项目,年收益1.2万元;投资29万元实施稻虾共育养殖建设项目,年收益1.7万元;2020年投资30万元参与振南米业发展,将新增年收益2.1万元。2020年村集体收入预计21万元左右,成了贫困户脱贫不返贫的重要保障。

对2016年及以后的脱贫户,杨园村均进行了评级授信,贫困户“两免一补”参与企业发展分红贷款10万元,为9户共完成金融扶贫贷款34万元。杨园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井文一直以来都有自主发展生猪养殖的愿望,但因年龄超过金融扶贫信贷要求,无法从银行申请“两免一补”小额贷款,“养殖梦”无奈搁浅。村里积极向镇扶贫办汇报并寻求政策支持,为王井文争取到了4500元自主发展生猪养殖补贴,大大减轻贫困户购买猪仔负担。通过精心饲养,王井文养殖的15头生猪全部出栏,净收益达1万元,他又把挣到的钱投入到新一轮养殖中。短短1年时间,该户从“等、靠、要”观念被动脱贫转变为杨园村积极要求自主发展、脱贫致富的个人典型。

如今,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实现了“养殖梦”“种植梦”“股东梦”,让梦想有了着地的根、滋润的土、成长的动力。

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就业扶贫作出重要论述,强调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长期坚持还可以有效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

目前,村里共建设户用光伏5户,完成投资10.5万元,运用集体光伏电站收益对贫困户中无(弱)劳力户、残疾人、大病户、自主发展户、高中以上学生进行资助。2019年光伏收益19.92万元,直接用于贫困户公益岗位务工补助、奖励先进、补助老弱病残13.37万元,占比达70%。按照《2020年杨园村光伏收益分配管理办法》,主要通过公益劳动和公益岗位,光伏收益80%以上用于解决贫困人口增收。

针对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家庭成员,杨园村两委积极收集务工信息,通过安排村级保洁员、光伏管理员等镇、村级公益岗位、提供外出务工信息,实现23名贫困人口就近就业直接增收。户年增收3600-7200元。“现在我们不需要为吃什么买什么发愁,还可以就近务工赚钱,这条件比以前强了不知道多少倍。”光伏管理员王传喜兴奋地说。

杨园村积极推动“三保障”落实到位,通过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安全保障等多项措施,全面充分落实扶贫政策,筑牢脱贫“三保障”,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稳定提质: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现有7户24名子女在校读书(含学前教育到大中专院校),都办理了贫困生救助,全村无一例因贫辍学的学生;投入危房改造资金近四万元,为4户贫困户完成危房改造(维修)和房屋新建,贫困户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享受健康体检待遇72人、享受慢性病治疗待遇3人、享受住院提高报销待遇3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享受健康体检、免交两项保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贫困户杨文柳因脑梗、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卧床不起,长期需要护理,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后,医生每隔几天就去家里帮忙看病,指导护理知识、测血压血糖,做心电图,讲解健康生活知识,让他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2019年8月,杨园村联系淮南新时代健康体检中心,开展献爱心大型义诊活动。杨园村共有56名贫困户参加。很多贫困户说:“不体检还不知道自己身体有点问题呢,现在知道了平时就要多注意了。”

社保兜底是最后一道防线。杨园村帮助贫困户做好残疾鉴定,2020年落实重度贫困残疾人护理补助和贫困残疾人生活补助9人;享受特困供养待遇5户5人;享有低保补助的4户17人,极大保障了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有效避免返贫现象发生。

2020年杨园村又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村情户情实际,认真落实春“春季攻势”、“夏季攻势”脱贫攻坚专项行动,对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户、一般农户开展了多轮入户走访工作,对照“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排查标准,逐户逐人逐项逐条开展排查,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已全部整改,真正做到底数清、基础实、措施硬、效果好。

贫困户们对如今的生活满意了,但是杨园村负责脱贫攻坚的同志们却“不满足”。“我们今年的目标,是在稳定好脱贫工作良好形势的基础上,再谋划几个项目,让贫困户的‘钱袋子’更鼓一些。”扶贫工作队队长刘长城自信满满的说。

立足“富脑袋”,引领脱贫攻坚新风尚

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脱贫致富不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脑袋”。杨园村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工作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引导和推动全体人民树立文明观念、争当文明公民、展示文明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意识形态工作不能“缺席”,讲好“脱贫故事”十分重要。为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杨园村注重讲好脱贫故事,组织脱贫致富带头人现身说法,讲解脱贫经历。很多贫困户逐渐转变观念,从“争当贫困户”到“争做脱贫户”,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脱贫攻坚新风尚。

杨园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树林患有红斑狼疮(狼肾疮炎),不但需要常年服药,而且不能从事过重体力劳动,全家仅靠妻子一人经营小吃摊维持生活,2个上学子女和精神残疾的父亲更让王树林一筹莫展。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王树林申请了8000元自主发展养牛项目,并从淮河银行申请了5万元“两免一补”小额信贷,发展肉牛养殖。截至目前,王树林共养殖8头黄牛,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依靠产业发展持续增收,迅速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扶贫工作队将王树林的脱贫故事在全村范围内进行宣讲,号召贫困户们要树立劳动光荣、脱贫光荣的理念,积极进取,肯干实干,要在大好的形势下努力奋斗,通过讲好脱贫故事增强了贫困户的脱贫信心和决心,激发了内生动力。

为了使广大村民能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促进村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杨园村制定村规民约,严格规范党员、干部、村民的行为;制定红白喜事操作章程,为操办红白喜事立下规矩,引导村民在婚丧嫁娶活动中文明理事、节俭理事,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先后组织开展广大村民参加的“扫黑除恶推进会、治安管理处罚法学习普法会、扶贫政策宣讲会、致富技能培训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会,树立好村风民风导向。

近年来,杨园村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持村民事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办,提高群众参与村容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几年来村民自发组织环境整治义务劳动1500余人次,让河道整治、绿化管护、秸秆禁烧禁抛等工作得到了有效落实。设立村级垃圾收集站,逐步形成了农村垃圾“户收集、村集中、第三方清运”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彻底解决垃圾无地方处理、四处乱倒现象。

村内道路干净整洁、沟渠清澈可见,喜人变化的背后,得益于杨园村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人居整治,杨园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善,推动了乡村振兴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杨园村结合本村扶贫攻坚实际情况,优先选用有意愿、有能力、责任心强的农村贫困户,利用集体经济收入,安置13名贫困户担任村环境卫生保洁员,以此将脱贫攻坚与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相结合,既能帮扶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又能促进农村环境卫生有效提升改善,实现了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双赢。

口袋富了,脑袋也跟着富了。现在走在杨园村,你能看到的是齐全的文化设施、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听到的是村民们热情的招呼,感受到的是文明友好的氛围。你会被这浓浓的乡村文明气息所陶醉。用大家的话说就是——扶贫带来新风尚,做在实处有力量,撸起袖子甩贫困,齐心协力奔小康。

“人心齐,泰山移”。近年来,杨园村两委与驻村扶贫工作队带领全村广大党员群众齐心协力、劲锐出击,以前高度强烈的使命感、勇于担当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破解难题、补齐短板,自信笃定、步履铿锵,坚定有力地把脱贫攻坚这件头等大事抓得更好更有成效。

步履坚实脱贫路,共看喜色满杨园。随着杨园村坚实有力的脱贫攻坚脚步,贫困群众的所想所盼逐渐变成现实。杨园的干部群众正凝心聚力、劲锐出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最后的冲锋。相信,明天的杨园会更加美丽!(通讯员 / 丁晓东)

标签:

新安才汇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