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宇退休后边出新书边拿奖 自己从没觉得老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退休之后从众多行政事务中抽身,安徽省文联名誉主席、著名作家季宇的笔可没闲着。这边拿出一部大部头的《清朝大崩溃》,那边继去年年底凭借《最后的电波》摘得人民文学奖中篇小说奖,日前季宇再次凭借短篇小说《金斗街八号》获得《长江文艺》双年奖。昨日季宇接受了记者的独家采访,他表示,作为一般人眼中的老作家,自己从没觉得老,“这一点应该感谢文学。”

新安:您个人觉得《金斗街八号》最满意的地方在哪儿?

季宇:《金斗街八号》是我去年写的一篇小说。去年我写了六七个中短篇,每篇都力求有所变化。当时,我刚刚写完中篇小说《最后的电波》。这篇小说写得比较扎实厚重,写完后我就想改变一下,写个轻松点的。于是,有了《金斗街八号》。这是一个老故事。老故事如何讲出新意,这是我当时最想做的。因此从构思时,我就抛开过去的写法,刻意在结构和写法上动了点脑筋,打破传统的线性结构,以写人为主。小说中人物一个个出现,他们看似毫无关联,但暗中紧密联系,最后汇集到一起,峰回路转,豁然开朗。这样的结构挤压了情节的叙事空间,把更多的笔墨留给了人物,与此同时,也节省了许多交待情节的篇幅,使故事变得更加精炼。小说发表后,《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新华文摘》《中篇小说选刊》等先后选载。后又获得《长江文艺》双年奖。授奖辞说:“这部小说采用多视角叙事,故事富有张力,充满生活质感。人物关系和故事看似松散,其实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作家就像一个淡定的捕鱼人,经纬掌控于手,撒网收网随心所欲,表现出高超的叙事技巧。”这正是我想达到的效果。

新安:作为资深作家,“《长江文艺》双年奖”对您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季宇:获奖是对作品的认可,对作家是一件高兴的事,但写作本身永远比获奖更重要。每个作家都希望获奖,但获奖并不是作家追求的目标,写作好作品才是最重要的。

新安:近期您推出大部头的《清朝大崩溃》,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写作的节奏何以如此迅猛?

季宇:退休后,在一般人眼中,我已经是一位老作家了。但我自己从没觉得老。这一点应该感谢文学。从年轻时就养成的读书写作习惯使我在退休后依然过得十分充实。与退休前相比,现在杂务少了,时间多了,而且写作状态也更轻松,更自如了。目前,文联高度重视文学原创,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激励创作,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形成了很好氛围。还有一点,据说写作对延缓衰老,特别是防止老年痴呆很有好处,何乐不为?

新安:书封说《清朝大崩溃》囊括清史要害处,您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季宇:本书不求全景概括,也不求面面俱到,而是写意式的,挑选一些有特点的人物和事件来写。有的人物和事件看似很小,但影响深远。比如《康熙历案与帝国闹剧》,在这个大案中,始作俑者杨光先只是个小人物,但他何以能掀起这么一场轰动中外的大案,背后却有深刻复杂的原因。甚至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源头也可以追溯到此人。为了查找资料,我曾去歙县(杨光先祖籍地)多次。

新安:近期手头还有什么创作计划?

季宇:我最近正在写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从去年开始写,已经写了一年多,估计下半年能写完。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蒋楠楠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