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剧协副主席罗怀臻直言戏曲困境是多方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当代著名剧作家,曾数次与安徽黄梅戏结缘的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罗怀臻下午做客“大湖之约——艺术名家大讲堂”,说到戏剧尤其是戏曲的小众化,罗怀臻直言,戏剧人、评论家和观众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QQ图片20190627182458

“我自己是一个戏剧人,最关心的还是戏剧的生存和发展,尤其是戏曲艺术和时代之间的隔膜感和滞后感。我们以往责怪观众和时代,其实还是要责怪自己,我们如何来更新自己的气象,尤其是眼下来说,如何弥补新时代的美感和价值观,这才是戏曲年轻化的生命的关键。”罗怀臻表示,除了戏剧人,评论家也应该提高素养,对地方戏曲要怀有敬畏之心,评出一个演员的表演艺术特色,启发这个时代的剧作家。

罗怀臻涉猎很多地方剧种,其中当然也包括黄梅戏,除了《长恨歌》,罗怀臻还和王长安共同完成了黄梅戏《孔雀东南飞》的剧本,“安徽黄梅戏剧种比较年轻,一个时期是中国最兴盛的剧种。”罗怀臻感慨,一个地方剧种一定要有稳定的观众群,但戏迷会因为维护着自己曾经的趣味而制约着剧种向前的发展,逐渐也会形成年代概念。”罗怀臻直言,哪怕北京人艺的《茶馆》也不能完全代表今天北京市民的气质,“曾经大众的北京人艺的话剧,今天也可能变得很小众——甚至于他们在演曹禺先生的剧作,下面会笑场,演悲剧下面会哄堂大笑,因为曾经的那种话剧腔、话剧范跟今天人很松弛的审美有落差。”

李中蒙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蒋楠楠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