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奖得主李洱、邱华栋共谈热爱的诺奖作家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库切新作《耶稣的学生时代》中文版由人文社推出,昨日应出版社之邀,茅盾文学奖得主李洱和邱华栋,作为库切的研究者和读者对谈。两人直言相比较马尔克斯的“热”,大部分诺奖作家的“冷”都是命中注定,邱华栋认为库切作品是文学金字塔的尖顶,李洱直言读库切的读者是读者中最高级的。

天才的马尔克斯当不了大学老师

2018年与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将在今年10月10日同时揭晓。库切是打破“诺奖获奖后难出好作品”魔咒的作家,《耶稣的学生时代》是其《耶稣的童年》的续篇。

凭借《应物兄》摘得茅盾文学奖的李洱对库切非常推崇,实际上在国内他算是第一拨研究库切的人,“我写库切的那篇文章的第一句话就说,库切在中国的被冷遇应该是他的必然命运。”毫无疑问,相比马尔克斯,库切在中国的读者显得较为小众,李洱坦言,“马尔克斯是没有能力当大学老师的,他是一个天才的作家,他是靠想象力取胜的。而库切是轻而易举当大学教授。所以库切可以培养很多作家,而马尔克斯不可能培养作家。马尔克斯在街头、咖啡馆可以写作,而库切肯定是在书房写作,禁闭的书房,他是在非常禁闭的环境里写作。”

库切的作品是文学金字塔的塔尖

如果说马尔克斯是“热”的,那么库切的风格就是“冷”的,李洱和邱华栋认为,库切的“冷”除了关注度的描述,也暗含着他作品中“很锋利”的特质,具有很强的形式感。两位对谈嘉宾毫不掩饰库切作品对自己的巨大影响。据悉,人民文学出版社会将库切的经典作品一网打尽,陆续在“库切文集”中出版,并邀请名家重译库切部分重要作品。文集将于2020年库切80岁时出齐。

李洱直言,像库切这种“知性写作”的作家,把他引进到汉语写作的环境里面非常重要,“他可以提升汉语的品质,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性的、结晶体式的影响。当然我认为,库切的作品在中国畅销是不可能的,但是所有喜欢库切的人,肯定是读者中最高级的。”而邱华栋更是直言,库切这样的作家是世界文学金字塔之巅,“我们吃东西偶尔撸串、吃点快餐也正常,但是还要吃点好东西。读书也是这样,我们要读水平最高的东西,它一定是一个金字塔,塔尖上一定是像库切一样的、像鲁迅一样的,永远都能够为我们提供精神营养的作品,这很重要。”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蒋楠楠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