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徽京剧院经典折子戏《关羽观阵》走上2020年新年戏曲晚会舞台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 2019年12月31日,2020年新年戏曲晚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安徽省徽京剧院经典折子戏《关羽观阵》从全国300多个剧种中脱颖而出,代表安徽省在国家大剧院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并向全国观众展示徽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演出中分别扮演关羽和周仓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章其祥、谷化民以及主司鼓项艾,都是年逾七旬的老艺术家,他们用精湛的表演和六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征服了戏迷观众的心。接受采访时,三位艺术家一致表示,会继续坚守在舞台上,也会继续发挥传帮带作用,把徽剧艺术好好传承下去。

近十轮选拔 徽剧惊艳亮相

一年一度的新年戏曲晚会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是戏曲界最高规格的盛宴。今年的晚会遴选出13个省市的16个剧种亮相,参演的大多是各地的名家和各戏曲剧种的领军人物。

省徽京剧院院长赵纯钢介绍,从去年11月中旬接到文旅部通知到准备节目到初审通过,剧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为此精心准备一个多月。不仅如此,赵纯钢还亲自带队,率领剧院演职人员一行三十余人赴京,在中国戏曲学院、国家大剧院进行了紧张排练。“经过近十轮的选拔、审查、修改、打磨,节目受到了有关专家以及导演组的一致肯定,最终徽剧《水淹七军》(后改为《关羽观阵》)亮相国家大剧院的舞台。”

徽剧《水淹七军》讲述的是三国时期曹将庞德与关羽决一死战,关羽设计放汉水淹没曹兵,智擒庞德的故事。作为徽剧经典剧目,“观阵”这段以关羽的唱(吹腔)、“高拨子”等,加上周仓的做、念等表演性动作,表现关羽的大将风度和过人谋略。

现场演出中,章其祥和谷化民两位主角中气十足,张弛有度,唱腔如行云流水,形体如苍鹰矫健,出色的演绎博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几位老艺术家克服一切困难,与大伙一同坚守在排练现场,可以说是老当益壮,风采不减当年。”赵纯钢说。

六十载坚守 艺术之树常青

今年76岁的章其祥出身梨园世家,1956年开始学戏,1957年进入安徽省徽剧团,14岁便崭露头角,在徽剧《水淹七军》《情义千秋》等中饰演主要角色。1959年进京演出,1961年赴上海演出,轰动一时。曾两次为毛主席、四次为周总理演出,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演了62年戏,章其祥笑称自己已经数不清扮演过多少次关公了,唱词也早已烂熟于心。而为了晚会需要,这次章其祥还将台词改动多处,“比如‘叫关平和周将’改成‘叫关平和周仓’,‘青龙反被白虎欺’改为‘破堤放水把贼袭’等等,一开始确实不习惯。好在舞台上没有掉链子,挺不容易,也很高兴。”

比章其祥早来剧团一个月的谷化民今年75岁,他笑称两人是“黄金搭档”。“从1958年开始,我俩就一直搭档,几乎所有重要的演出都是同台合作。有生之年还能去国家大剧院演出,我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尽管脚有些不舒服,穿上靴子就会痛,但一旦穿戴好行头,挥舞起十多斤的青龙刀,谷化民就忘我地投入到了舞台表演中去。“表演就是要认认真真对待,要努力克服身体上的一些弱项。毕竟责任重大,演完还是挺兴奋的,没出一点差错。”

演员可以上场再下场,而鼓师却要一直在台上,他们就是舞台上的无名英雄,帮助演员更好地诠释角色。今年77岁的主司鼓项艾是这场新年戏曲晚会中年龄最大的鼓师,他表示,打鼓不仅需要好的记忆力,还要有好的体力,比演员还要考验功力。

“我感觉这就是群英大赛,而我们越赛越好,徽剧是有希望的,徽剧艺术是有魅力的,不管是进京演出,还是去国外演《惊魂记》等等,我觉得自己这一生没白过,我会努力,到80岁还能干,继续兼收并蓄,创新发展,把徽剧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剧种发扬光大。”项艾说。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李燕然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