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自语|真人版《猫和老鼠》观感:有时候,人显得很多余

有时候你不得不佩服人类的运行策划能力,一群擅长制造炸弹式袭击的脾气迥异的小鸟和一群猪的小游戏居然也能改编成电影;同样可以类比的,还有我儿子这种00后玩过切水果的划时代游戏并且看得津津有味的《果宝特攻》。而平凡的80后这一代,居然还在为迪斯尼乐园痴狂,虽然园区里根本就没有太多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形象。

而优衣库里永远买不到的则是芝麻街联名款T恤。

言归正转。第一个给2021春节档搅局的是我和我儿子都十分喜欢的《猫和老鼠》大电影,而且是真人版。这真是一次让人唏嘘不已的重逢,因为这是一部摄制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卡通,三十年后在中国依然大受欢迎。虽然很难说1988年泽米吉斯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是不是第一部真人动画相结合的动画电影,但那部不可思议的二维动画确实竭尽全力做到了不呆板和奇思妙想,算是第一部成熟的真人动画结合的动画电影。

从目标受众的角度说,动画片永远分成两类,只适合儿童观看的相对低幼的动画,以及不仅仅只有儿童能看的动画。这个时候你就能体会到罗伯特泽米吉斯和《谁陷害了兔子罗杰》的伟大,像他的那些《回到未来》、《阿甘正传》和《极地特快》。其实,他和乔治卢卡斯乃至徐克一样,是电影的技术流。

这些年,和真人合作的卡通形象,早已经立体起来。加菲猫,鼠小弟,泰迪熊包括老夫子都已经纷纷上阵,技术的进步让你不忍回望迈克尔乔丹自带流量的《空中大灌篮》,相较而言,那是一个技术和故事都很水的电影。这个中国导演们纷纷尝试《流浪地球》和各种特效电影的时代,技术真的已经不是问题。

那么《猫和老鼠》为什么没能成为迈克尔乔丹和《空中大灌篮》一样自带流量的爆款动画?因为真人版《猫和老鼠》并不是一次消费升级,就像涡轮增压和纯电动,未必都确凿无疑的是消费升级,就像越来越好看的月饼,并不一定都是消费升级。虽然《猫和老鼠》真人版的导演是《神奇四侠》的导演。

毫无疑问《猫和老鼠》真人版是一个乏味的故事,这个说法很吊诡,甚至有点说不过去,因为一百多集的《猫和老鼠》动画短片也都是重复的故事:猫永远抓不住老鼠,野猫也不行,甚至汤姆不能容许野猫们抓住老鼠,相爱相杀的背后逻辑是,Tom和Jerry是灵魂伴侣,就像《超级大坏蛋》里的迈克麦突然发现,消灭了城市超人的城市,几乎让他失去了生活的全部乐趣。

其实还是猫和老鼠的追逐游戏,只不过背景换成了大酒店,生硬地加入了一场世纪豪华婚礼,而猫和老鼠的互虐尤其是“虐猫”依旧有老版动画的精髓,然而如果你看过老版动画短片,一定有一个问题困扰过你,就是那个时而声音尖细,时而粗鲁,时而高跟鞋时而有个肥硕的屁股的Tom的主人究竟长什么样子。答案很简单:没有人在乎。

在Tom和Jerry的异想世界里,不需要真人的存在。人潮涌动时,迅捷的猫和老鼠,彼此仍然是各自世界里不和谐的存在,这是一只随时可能秒变“车祸现场”发生“惨烈形变”的猫咪,所以如果没有肉眼凡胎,这个奇葩的动画世界才更有说服力。这不是一个超级英雄的故事,这不是猫抓到老鼠的故事,这不是一个需要人类的故事,别说101分钟,56年了,它们只是在互相取悦。

从这个角度讲,好莱坞的猫和老鼠已经变成了喜羊羊和灰太狼,变成了熊大熊二和光头强,在猫和老鼠的速度感里,人类聊天跟磨蹭;在猫和老鼠的浮夸形变里,人类造型很乏味;在猫和老鼠的感情世界里,人类很不插不上脚。

不信去问宠物猫Tom的主人。

你甚至根本找不到Tom的主人。

这么一看,《哪吒重生》拍的真不错。(蒋楠楠)

编辑  许大鹏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