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自语|吊打新片的“复瞅者”联盟

《速激9》的主演之一开始道歉,大伙不太能接受,因为开口是为了保证票房。实际上不论有没有这茬,《速激9》在已经挂科的口碑下,经历过盲目追涨的开头,肯定会迎来一个萧条的结尾。虽然铁定能从中国电影市场拿走大几亿,但用姜文的话说,这钱挣得不体面,不是站着把钱挣了的。毕竟已经在豆瓣跌落到5.5分了,不及格。

但是自打去年7月份影院复工以来,口碑崩毁的电影可不在少数,尤其是今年五一档,要不是张艺谋扛起一杆大旗,一个人绷住了五一档,并且象征性的和去年八月的《八佰》遥相呼应一番,这快一年的时间,你能记得住的新片,确实也没几部。《八佰》之后,是去年十一档《我和我的家乡》,完了春节档《你好,李焕英》,今年五一档《悬崖之上》,也就没啥了。至于诺兰的《信条》,是不能用好坏来定义的,在影迷那里,诺兰是信仰。

挣没挣到钱是一回事,要没要到脸是另一回事。而在缺少口碑神作的这一年,确实出现了罕见的“复映潮”,从去年七月国内影院有序复工开始,一批中外复映片就现身大银幕。内地影史票房前排小伙伴集体抱团上阵,但真正有大收获的国片算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和《风声》,两部电影的复映成绩分别是2200万和1193万,复映的进口片也只有《寻梦环游记》票房过千万达到1197万。《战狼2》的复映成绩是858万,《流浪地球》是13.8万,《美人鱼》是492万,《捉妖记》是148.9万,《红海行动》只有区区6.9万

但这些都可以理解成基金分红,只赚不赔的买卖。而且能够加盟复映的都是当年具有一定票房号召力的电影。随后,复映片的选择开始更具理性,这一切是从中国影迷的好朋友卡梅隆开始的,此前《泰坦尼克号》复映拿下9.46亿票房,因为影片最初公映的时候,中国还没有院线制改革,一批国营电影院确实已经苟延残喘,不放电影的时候已经成为歌舞厅和廉价大卖场;而到了今年《阿凡达》复映,则又抓准了2009年中国电影市场缺少3D和巨幕影厅的时机——甚至可以说,银幕数量捉襟见肘且确实史上罕见一票难求,于是乎情怀再次汹涌,仿佛中国影迷都欠了阿凡达又一张电影票,而复映的《阿凡达》也不负众望拿下3.75亿票房。

这时候,缺失漫威、DC为代表的疫情无大片时代,“复瞅者”联盟以更加纵深的姿态上线,也开始了口碑全面吊打新片的进程。和卡梅隆、诺兰一样,同样是影迷心中神一样的存在,彼得杰克逊的“指环王”三部曲陆续上线,并且最终呈现出三部曲同时在线的壮观场面。目前三部曲依旧在线,而三部曲也分别拿下6051万、5011万和3132万的复映成绩。蓬勃的市场也有一定的报复性补偿,好电影什么时候都配得上大银幕,

情怀成为一手好牌,于是《离开雷锋的日子》来了,包括《英雄儿女》、《上甘岭》和《董存瑞》都来了,虽然勉强也都是十万级的票房,证明了观影主力仍是年轻人。实际上,中国银幕数量已经激增到县城层面,而越来越多的导演开始聊到电影的未来,聊到线上播放,聊到为什么人们还要选择走进电影院?包括李安、宁浩,乃至张艺谋的《一分钟》也在输出胶片时代粗粝而深沉的情怀。

实际上,每一年,如果你的精神世界不是特别空虚,真正值得花钱去电影院沉浸一番的心灵涤荡和感官刺激,肯定是个位数。除非你真的觉得,每一个长短假期都让你无所适从地走进电影院而已。电影是跟在小说、音乐和绘画后面的艺术,即便诞生只是百年有余,内容和形式也已经走得疲惫不堪了,更多是在重复。所以也不用惊讶,看到白袍巫师身骑白马驱散戒灵与怪兽,看到亡灵出击换回尊严,看到《情书》里,《追忆似水年华》的借书卡背面藤井树给藤井树画下的素描,居然依旧心绪不宁。

这些都是内心依旧少年的你,对逐渐消弭的某些神秘力量的呼应。看过《情书》的人太多了,即便复映也已经拿到了5500万票房,这个数字的意思是,又有几百万人和你一样重获那种真实触动的能力。托纳多雷的《海上钢琴师》在2019年11月15日在国内公映依旧轻松拿到 1.43亿,而他拍给电影的“情书”《天堂电影院》也将会在今年6月11日登上中国银幕。这是复映又是首映,也会轻易就勾起所有人曾经被禁锢又始终觉得美好的情绪,那些被重新剪辑的爱和亲吻。

也许我们没法在大银幕上看到托纳多雷时空三部曲的另一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甚至看不到致敬意味浓厚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但即便你意识到这种跨越时空的致敬本身的存在,也会感慨电影的力量。New不代表Improve,所以你会以通感的方式,听到吕方唱:情歌还是老的好。

(蒋楠楠)

编辑:彭玲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