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自语|不要只在父亲节才想到爹

“父亲节”被忽视了,因为所有的电商都没有把父亲节当作一个噱头,更别说档期。但是在电影中,父亲的形象是一个永远的话题。古今中外的父亲,虽然爱一个孩子的方式不一样,但归根结底,依然是深沉的,不容置疑的。

东北亲爹自己车钢琴

其实第一个跳进脑海的是徐静蕾的电影导演处女作《我和爸爸》,要知道在院线制改革前后,叶大鹰也算是个话题导演,最后呢,这一帮子人——叶大鹰、张元、姜文包括张亚东集体来给徐静蕾站台。怎么说呢,见仁见智,因为至今还有人觉得《我和爸爸》是徐静蕾作为导演出道即巅峰的作品。但这次推荐的还是另一部国片,《钢的琴》。张猛导演作品,当然重要的不是张猛,是这片子冒出来的一个男演员王千源。

最近有个说法,“东北文艺复兴”,不说直播喊麦和短视频界已经被东北同胞占领了,双雪涛、郑执和班宇的风头,可谓一时无俩。《钢的琴》也是典型东北风,旧工厂和老情怀,当爹的活的憋屈,但一门心思要给闺女搞一个真钢琴,最后呢,自己车了一台钢的琴。行为艺术,没毛病,但王千源和秦海璐给这股东北风,锻造出了筋骨。东北的爹,有股子劲,是丧,也是韧,是爷们的不吭声。没错,这可能也是王千源的“出道即巅峰”,因为后来的那些,确实都是标签和噱头。都没有这个爹,有味道。

步履不停的好爸爸

威尔·史密斯当然是巨星,一个巨星只有意识到自己不是只想做一个镁光灯下的巨星时,才变得更加复杂和有更多可能性。人们可能记不住《飙风战警》有可能很快会忘记《黑衣人》,但是《当幸福来敲门》毫无疑问是走得比较深的那一部电影。一个推销医疗器材的中年危机男的逆袭人生的故事。

逆袭的人生是幸福来敲门的时刻,而人潮汹涌中的亲爹,流浪汉长队中的亲爹,地铁卫生间里忍住眼泪的亲爹,玩魔方的亲爹,想要给儿子更好生活的亲爹,为了几块钱折腰的亲爹,威尔史密斯演的很具体。当然,这是个有点庸俗的人生故事,很难说传奇。但是有血有肉的父亲,确实也需要匹配一个懂事的儿子。这是互相成就,父亲和儿子。甚至可以说,互相拯救。不信你看更有说服力的下一部。

成为儿子的英雄

如果说《玩具总动员》系列的奇崛想法“玩具是孩子的童年,童年总会消失”,那么《铁甲钢拳》说的则是,每一个孩子最好的玩伴和偶像,不是任何一个买来的玩具,而是他的亲爹。当然,风格迥异的机甲是男孩子气的电影世界里迷人的一部分,是眼花缭乱的迷人世界,但是真正意识到爱的浪子父亲,才是最迷人的吧。

金刚狼毫无疑问开始是个渣男,亲儿子都不想要。但是在旅途中的相互理解,尤其是“亚当”的加入,这个朴拙的机器人,是最老派的,是体感型的,换句话说,是要走心的机器人。而亲儿子对于父亲的觉醒同样意义重大,就是在最普通的连接方式上,以亚当为媒介,父子已经不是和解了,而是重逢。父子,同时成为了,两个男人。

是亲爹也是养父

是枝裕和比侯孝贤容易进入,但这不是说,侯孝贤就绝对的比是枝裕和深刻,某种程度上来说,侯孝贤是是枝裕和的精神教父。《如父如子》高级的地方在于,它把一个伦理上左右为难的处境生活化了,以最人性化的方式来和平解决。这个解决的前提,是善良和爱意。

他的高级之处在于,并不是孩子们如何接受自己成为新的人子,而是原本的父亲们如何在这种“热闹的社会新闻素材”中,重新认识到自己,学会如何成为一个新的父亲,接纳自己成为无法改变的人生事故的责任人。血缘关系当然很重要,但是血缘关系并不天然是一切爱的基础,这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吗。

和儿子做一个绝命游戏

如果你曾经觉得卓别林伟大,或者如果你曾经觉得《喜剧之王》才是周星驰的巅峰之作,那么罗伯托·贝尼尼以喜剧的方式来展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个悲剧,该怎么去定义呢?《美丽人生》。其实,《美丽人生》是两部电影,前半部是愉快的人夫,后半部分是伟大的人父。当然这是一个笼统的说法。

这关系到一个父亲的想象力,一个父亲的创造力,一个父亲的忍耐力,以及一个父亲的残酷。这当然是一个成人童话故事,一个集中营里的残酷童话,所以你在电影的前半部分感受到多少欢乐与爱,你就会在电影的后半部分忍不住流下多少眼泪。浪漫主义,本质上是残酷的。但一个父亲在走向死亡的时候,依然在和儿子玩一个游戏,他是造梦大师。

每一个父亲的眼神

最近都在神吹霍普金斯当年在《沉默的羔羊》中,如何凭借16分钟的戏份,一举拿下当年的奥斯卡影帝,进而被写进史册。同时,又如何在83岁高龄成为奥斯卡最年长的影帝,这部电影就是《困在时间里的父亲》。阿尔兹海默症,不算热点话题,一个患了阿尔兹海默症的父亲,怎么去演?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好像掉落了树上的每一片叶子。英国团队的剧本,无疑给这部剧情简单的故事套上了光芒四射的外套,匠心独运,又不显得炫技和做作。父亲和女儿,在迷宫一样的剧情里展现衰老带来的困惑、迷失和无奈,而霍普金斯的表演,真的没法概括,难以言喻,总之就是很阿尔兹海默症,像所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父亲。

每个父亲都是一条大鱼

你爸爸很可能是一个骗子,像《美丽人生》中的父亲一样善于编故事,不过比那不靠谱一百倍,为什么呢,因为你的爸爸曾经也是个和你一样的小朋友和大男孩,有自己心里的梦幻之地。蒂姆波顿的心理一定住着一条大鱼,住着威利·旺卡,住着剪刀手爱德华,住着一个灰暗但不恐怖的童话世界。

靠编造故事度过平凡的一生的父亲,却在临终前依旧对自己在女巫的玻璃眼球中看见的河流耿耿于怀。我们对抗平凡生活的最大动力和本领是什么,只有在一个充满善与爱的故事里,让自己成为故事的一部分。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个台本,没有排练,没有停。当然,也可能没有多少观众。有时候,几个观众,就够了。

那就一起摔跤吧爸爸

阿米尔·汗作为印度宝莱坞最著名的一滴“汗”,用自己发福的身材再现了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而作为两个女儿的父亲,阿米尔汗用一个职业摔跤运动员的素质,再现了一个父亲的全部可能性。一部印度摔跤电影,演绎的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的绝对魅力,还有一个父亲的舐犊情深。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编剧扎实,用体育竞技片来拍父女情深,同时影射了印度的社会现实。在印度父权制的价值观背景下,在印度男尊女卑的现实中,电影的所有情感指向都是在肯定女性价值,肯定人的价值。虽然故事有套路,譬如结尾女儿决赛中父亲的缺席,其实也暗示了女性的独立。阿米尔汗臃肿的身材,深埋着一个父亲的全部慈悲。

韩式催泪的七号房

我相信有很多人从头哭到了尾,而且肯定比看《我是山姆》的时候哭的更厉害。韩国编剧制造韩式催泪弹,亲情总是泪点。很明显,影片套用的是《我是山姆》的人物关系,但是在情节上更有戏剧冲突。冤案加亲情的双重催泪保障,把弱小的强行给你看。

那么,为什么监狱里的温情更感人呢?相比善人做好事,人们更喜欢浪子回头,恶人行善的故事。无论我们怎么吐槽韩式催泪片的套路,但是真的很有效,也确实很感人。爸爸是主角,但是爸爸好像又不是主角,爸爸代表了什么,象征了什么,亲情和智力甚至都没有关系,这叫本能吗?

蒋楠楠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