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讯 安徽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联合举办的“学党史、跟党走、少年志”2021年安徽省青少年红色经典朗诵大赛正在火热征集作品中,本次活动由新安晚报社、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率运营中心、安徽全民阅读网共同承办。活动消息发布后,省内众多学校鼎力支持,10日下午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北校教育集团西园校区教师,安徽省优秀班主任、合肥市骨干教师时丹丹老师接受了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的采访,从学校诵读传统到本次参与比赛的节目再到对于诵读活动的思考,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军号吹响”舞台实践
诵读是备受重视的传统
此番西园新村小学北校教育集团西园校区参加本次经典诵读活动的作品是《每当我听到军号吹响》,时丹丹老师介绍,这首诗歌她在中国诗歌网上看到的,是诗人王陆展特意为建党一百周年创作的作品,诗歌以军号为线索串起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表演以领诵、齐诵等形式,配以雄壮激昂的音乐,穿插舞蹈表演,再现了阵地上司号员吹起冲锋号,战士们英勇抗战、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我们的初衷是,以此节目向建党100周年献礼,让新时代少年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努力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一次舞台实践。”
西园小学一直非常重视经典诵读活动,时老师介绍,诵读活动是西园小学的一个传统活动,在各类比赛中也取得过非常好的成绩,“2010年,我和张燕老师编排的经典诵读《长征魂》,获得了合肥市一等奖,安徽省一等奖;2014年,我和张燕老师编排的经典诵读《月之怀想》获得了合肥市的二等奖;2016年,我和夏佳佳老师指导的经典诵读《中华魂》获得合肥市一等奖;2019年,岑雄鹰老师和王曦老师指导的《诗词千古话英雄》经过区、市、省逐层评选,最终从全省众多参选节目中脱颖而出,顺利入选全国复赛;2020年我校李双老师和郑红群老师指导的经典诵读《中国话》获得合肥市二等奖。”
传统经典红色经典并举
春风化雨之中循序渐进
时老师表示,除了尽可能协调出时间给学生争取更多参加诵读比赛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经典诵读贯穿在每个语文老师的日常教学中,“有老师带领孩子阅读《日有所诵》,有的阅读《古诗75首》,还有阅读《小古文100篇》、《小散文100篇》等等。在每年的推普周活动中,我们也会举行各种诵读活动。”时老师自己也经常会动动笔练练字,抄抄古诗词,这也是西小师生传承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我们学校一直很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将传统经典与校园文化、教育教学工作相融合,切实开展各种形式丰富多样的诵读活动,为学生的发展创建更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除了传统文化经典,红色经典也是西小特别重视的。“我认为红色经典就是反映革命先烈的足迹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那些经典文学作品。这一类作品离小学生的生活比较远,所以我们会先让孩子们去阅读一些红色的经典故事,观看红色电影,谈谈自己的感受,从故事中去感受英雄人物的精神,然后再去读诗歌类的作品,就便于孩子们理解了。”时老师认为,孩子们从一开始游离于诗歌外,逐渐能够通过朗诵表达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最终能够打动自己,打动聆听者。
诵读指向完美表达作品
诵读比赛是种互相促进
之所以一直满怀热情地带着学生进行诵读学习,参与各种诵读比赛,在时老师看来这些活动对于孩子们意义重大,“我觉得每一年经典诵读的比赛,这个形式非常的好。可以集中一段时间带领孩子们,挖掘一个作品,将其完美的表达、呈现。在短期内,也提高了孩子们的思想觉悟、素质涵养。同时,孩子们的诵读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谈及此次组织学生参加安徽省青少年红色经典朗诵活动,时老师表示自己的想法很简单,“首先我特别希望我们的作品能取得好的成绩,其次我也希望在展演活动当中看到更多优秀的作品,我也会推荐给我的孩子们,我们一起学习,沿着先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世世代代传下去,使红色基因渗入下一代的血液中。”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 蒋楠楠(图片为时丹丹老师提供资料图)
编辑 张大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