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有两种电影,在你看之前不太适合参考豆瓣评分。一种是关注度很高的国产电影,尤其牵涉流量明星和特效;一种是比较有争议的悬疑惊悚恐怖类型,尤其还是重口味。第一种是有资本和水军,第二种是这种类型很难有特别高的分数。
落实到热映的《峰爆》。亲自看一眼。
虽然中国灾难片,想象空间确实不大。
《峰爆》豆瓣6.7分,中秋档已经带着大盘连续两天破亿。要知道,今年整个八月,破亿的天数也只有4天。你说,还要啥自行车。
其实按图索骥,《峰爆》大概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评分,影迷应该心里有个基准。题材主流,有流量明星,赠送几个演技派,打着打开中国灾难片大门或者科幻片大门的旗号,最主要它是一部灾难特效大片,这个类型除了《流浪地球》,确实还没有什么能拿出手的国产作品。所以,应该会比《超强台风》强一点,大概不会比《中国机长》好。
个人的意见是,和所有的自然灾难大片一样,电影传达了非常积极非常正面的能量,剧本架构也是非常经典的模式,尤其是主人公心里还背负着过去的愧疚,要在生死边缘化解危险,解开心结,在这个问题上《峰爆》给的非常多,甚至有点过多了。然后你也会在《峰爆》里看到中国灾难片的痼疾,一般而言,特效水准一直处在从五毛向一块钱冲锋的路上,具备现实讨论价值和未来参考价值的作品出现频率并不高;情节漏洞我觉得《峰爆》处理得还行,可能大家不能接受朱一龙跟阿汤哥一样徒手攀岩,就像之前不能接受战狼变成了兰博。至于另一个要命的痼疾“台词的尴尬”,父子对话有一点,包括陈数的呐喊型演技,乃至张国立的某些动作设计。
其实总体的完成度,肯定在及格线以上。并没有出现大的滑坡、大的塌方和大的泥石流,我们颂扬电影里的基建人,其实中国电影工业也在基建过程中,技术层面早晚不是问题,看看国漫就能感受到这一点。这一点,编剧早就完成了自我解构,姿态相当值得肯定,大意是这么说的,西方摊上事是建诺亚方舟,咱们是精卫填海,愚公移山。总结的多好。
实在不行,也已经有了带着地球去流浪的精神高度,这才叫有了世界观乃至宇宙观的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在观念这个层面上中国真的已经跑挺快了,大刘的《三体》不把美国科幻界也惊着了。回到看电影的“避难问题”,豆瓣和IMDb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电影太多,得有人帮你踩踩坑,探探路,但网票平台口碑基本在资本面前沦陷,即便豆瓣也很难独善其身。有免费看了点映场和没看过的水军会狂打五星,有觉得花了冤枉钱和纯粹为了抵消无脑五星的人会给一星。情绪汹涌,价值不大。但是基本上,在电影下片的时候,一部电影在豆瓣刀光剑影之后的评分,基本还算是“差不多”。(蒋楠楠)
请输入验证码